第301章 政治斗争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马超的话语激昂而深沉,他的目光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自己得意门生的殷切期望。
他希望自己的学生们能真正理解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为了民族的复兴和百姓的幸福而不懈努力。
“校长教训的是,学生受教了!”赵四海当即就端正了态度,一脸肃然地立正敬礼。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敬畏和决然,心中明白校长的教诲是为了自己好,是期盼着自己能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军人。
这时一位脸上戴着大白口罩,身穿白色大褂的军医走来,对三人说道:
“马将军的身体还在康复中,这段时间需要静养,太多的事务会让他的情绪受到影响。
你们今天的聊天,就到此为止吧!”
军医的话语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充满了对患者的关心和负责,这让马超和伊宝忠都很自觉的停止了交谈。
“好!一切都听从先生的安排,我们的谈话到此结束。”
马超当即就表现出无条件配合的好态度,与伊宝忠和赵四海摆手分别。
他的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深呼了一口新鲜的空气后,抬头望向蔚蓝的天空,在阳光的沐浴中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他的心中,再次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期盼,坚信人民军的未来将会更加光明,华夏民族的复兴之路必将实现。
那蓝天白云仿佛是他心中的理想画卷,他相信总有一天,这画卷会在他和战友们的共同努力下,成为可以亲身体会到的现实。
朱媺娖在马超手术后的第三日,便在何可纲与卢象升等人的严密护卫下,悄然踏上了返回上海工业区的归途。
这是因为紫金城内的周皇后,通过其娘家所掌握的特殊渠道,给远在前线的朱媺娖,送来了一封至关重要的家书。
这封家书,就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就在朱媺娖的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信中详细叙述了,在此次战事期间,崇祯皇帝在北京所面临的巨大压力,以及所遭受到的尴尬困境。
据周皇后所言,崇祯皇帝在此次事件初期,并未有屈服于群臣之意。
而是态度坚定的站在了朱媺娖一方,公然承认是自己私自颁发中旨,调动上海警备营北上参与战斗。
这份坚定的支持,无疑是崇祯皇帝对朱媺娖的信任与偏爱,然而,局势的发展却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因为马超的人民军,在战场并没有救援保安州,还残忍的杀害了两万余手无寸铁的百姓。
这一消息就如同一道惊雷,在朝廷中炸开了锅。上百位朝中官员闻讯后义愤填膺,纷纷跪于左顺门外,恳请崇祯皇帝顺应民意处决马超。
他们面色凝重,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那一声声恳请,仿佛是对正义的呼喊,又仿佛是对皇权的挑战。
面对此等逼宫的局面,崇祯皇帝盛怒难遏,但仍旧坚持维护朱媺娖,对这些官员每人处以三十廷杖的责罚。
崇祯的愤怒就如同狂风暴雨,席卷着整个宫廷。
然而,皇帝的责罚并没有平息官员们的怒火,反而像是在燃烧的烈火上又浇了一桶油。
次日竟又有三百多名官员到文化门请愿,并且以绝食反抗天子暴政,出现了愈演愈烈的扩大迹象。
他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那一张张坚定的面孔,那一声声悲愤的呼喊,仿佛在控诉着对大明皇权的薄情寡义。
一致要求皇帝及内阁颁布诏令,缉拿马超,解散人民军,裁撤上海警备营。
彻底查封中华总商会,为那些遭受冤屈和迫害的各地官员平冤昭雪,另行赔偿。这些要求如同锋利的刀刃,直指朱媺娖和她所代表的上海工业区。
崇祯皇帝迫不得已之下,只好躲在后宫称病不朝。将这件棘手的事务,全权委托给内阁首辅温体仁和诚意伯刘孔昭去处理,希望他们能够劝解那些愤怒的臣工们。
然而,面对百官们如此激烈的情绪,温体仁和刘孔昭势单力薄,根本就无法应对。
他们被一众官员骂得狗血淋头,只能羞愧的掩面逃走,回到家中后便声称自己生病,再也不敢前往文化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