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见习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穿书给权臣冲喜后》 

    姬安首次参加上官钧的议事,一想到这是最高权力集团的会议,还真有点好奇和小激动。

    现在议事的地点已经转移到书房,不过上官钧还是倚在榻上,比正经坐椅子要舒服。

    榻前摆着一圈椅子,看摆放位子,应该都是给议事官员的。

    姬安扫视一圈,自觉跟上榻,坐在上官钧身后,试图让自己不显眼。

    上官钧转头看他:“这张榻窄,四殿下可坐到对面。”

    姬安看看也放着软枕的“对面”,坐过去就相当于和上官钧对面而坐。

    上官钧见他没动,又说:“若想看书,可让人取来。”

    姬安心中一叹,起身坐过去。

    岁丰端着茶水进来,放在榻中间的矮桌上。

    两人刚坐定,便有一队官员鱼贯而入。

    见到姬安也在榻上,众人眼中都是现出点诧异。不过到底都是久历官场的人,异色都是一闪而逝,并没有人出声多言,只如常向两人躬身行礼。

    黄义一一为姬安介绍,分别是中书省的中书令、门下省的二位侍中、尚书省的左右仆射、枢密院的枢密副使、以及三位同平章事,共九人。

    这么许多的官职和人名一下塞进大脑,姬安都有点记不过来。不过他有系统,等这场议事完,应该就能生成这些人的人物卡,至少能直接看到名字。

    九人当中,姬安此前只见过一人,就是认脸熟的那个上官钧心腹刘叔圭。刚才听黄义报他的官职是枢密都承使,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见礼之后,众人坐定。

    上官钧先开口:“议完事后,中书令和二位侍中往宫里去一趟。圣上要出游一段日子,有些话与你们说。”

    众人一愣,随即齐齐面露震惊。

    中书令不敢相信地问:“圣上康复到能出游了?”

    上官钧:“你们见到圣上便知。”

    说完,看一眼刘叔圭:“开始吧。”

    众人只得按捺下来,由刘叔圭主持议事流程。

    今日需拿来和上官钧议的,只有一件事,便是安排御史外出巡田。

    姬安先是听得云里雾里,不过随着众人议论得多,还是渐渐理出了头绪。

    这批御史是被派往全国各地摸秋收的底,预估一下大致收成,看看有没有哪个地方谎报灾荒,免得秋收后征税时被地方昧下税粮。所以派遣人员的品格就很重要,碰上贪的,可能会和地方联手欺上瞒下。

    当然,看到众人就人选争论不一,姬安也隐隐品出些味道——人品只是拿出来说道的,至于真正原因嘛,大概每个官员心中都有自己的算盘,这场讨论不过是在众人当中取个平衡。

    姬安暗暗观察上官钧,见他很少说话。偶尔开口就是一锤定音,还有的时候,众人能直接从他的神情判断出他的意思,连开口都省了。看得出来,上官钧积威甚重。

    光是定这批人选,就花去半个多时辰。

    随后刘叔圭开始汇报其他的重要消息,看上官钧有没有指示。

    其中有一件事,是打了一场大胜仗,彻底平息一地叛乱。说到这个捷报,政事堂众人都对这次领军的将领多有称赞。

    姬安听他们的说辞,那位崔将军应该是个年轻的儒将,先考过科举,又投笔从戎,从这几年的战功看,前途可期。

    而且,听众人话里话外还带上夸上官钧慧眼识珠、知人善任,很可能上官钧很赏识对方,甚至私交不错。

    但,姬安观察上官钧神色,又发现他并没有表现出一点欣慰。突然就想起来,昨晚他好像在桌上见到一封没拆的信,信封背面落款就是个“崔”字。

    似乎……刚才回房换衣服还看到摆在那,依旧是没拆封的模样……

    枢密副使面色轻松地笑道:“崔将军这次立下大功,待回了京论功行赏,必能提上一两级。当初大司马力排众议,让他独领一军,他也未辜负大司马的信任,往后亦是一段佳话。”

    然而,上官钧只是面色淡淡地道:“军功枢密院循例议定,再拿与我过目。军队让副将领回来,崔誉卿调往平朔。今年北方不太平,让他先在那里待到年底再看。”

    他这话一出,姬安就发现,轻松的气氛好像一下就散了。众人纷纷收敛面上神色,恢复严肃的神情。

    枢密副使问:“以什么名义派他过去?”

    上官钧:“加枢密院承旨,监军平朔。”

    姬安就看到众人俱是一愣,说明这应该是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安排。不过并没有人提出异议,枢密副使应过“是”,刘叔圭就继续汇报下一条消息。

    等议事完全结束,众人行礼离开,姬安都感觉脑子有点累。

    上官钧示意岁丰换茶,捧着茶杯慢慢饮,一边对姬安说:“四殿下若是无聊,日后可以看书,不用在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