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普查收官 第(2/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于为民。本官希望尔等将来无论身在何处,官居何职,都能以民为本,以德为先,以才为用,以勤为荣,勿忘民生疾苦,常思执政为民。这样,我们的休宁,我们的大明,才会更加繁荣昌盛。”
申时,县学讲台上,唐哲一身威严官服,对着与会众学子指点江山,侃侃而谈,声情并茂,一口气讲了小半个时辰才收尾。
讲台下,佩戴‘普查先锋’绶带的十多位坐在前排,有陈教谕,有十名学子,还有数名书吏,皆满面红光,恭听县尊大人教诲。
爹爹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小词一套一套的,当场就来,完全不用我准备演讲稿。
傍晚,唐婉和杏公在隔绝阵法中对坐,唐婉眉头紧锁,树桌上摆放着两份数据——一份是陈教谕提供的黄册数字,另一份则是杏公提供的休宁县范围内人族生灵的数据。
“杏公,黄册统计出休宁人口为十一万四千多,您这边的人族生灵数字却是九万七千多,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浅溪子,黄册数字统计的是具有休宁户籍的人口总数。而我这里的数字,则是实际停留在休宁县域内的人口总数。休宁人稠地少,许多人为了生计,不得不外出谋生,他们的户籍虽在休宁,但人却不在本地。”
原来如此,统计口径不一致。
唐婉释然,忽想到一个关键的事情,连忙追问:“那些在外地的休宁户籍人口,观山印能收取到他们的香火吗?”
“自是不能。”杏公继续说道,“山神一脉获取香火,自然是以实际在本地的生灵为基础。那些外出的休宁人,如果在他地产生了香火,也是由当地的山神收取。”
这样啊,倒是和现代社保制度颇有相似,无论打工人户籍在哪里,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交社保。
休宁方圆百里,在册户籍人口11.4万,实际常住人口9.7万,这个人口密度,和现代县城相比,一半都不到。所谓人稠地少,其实人口并不算多,关键在于可耕种的土地太少。
“在明代的生产力下,休宁一县,其实还有大部分的山地水域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这直接限制了能养活人口的上限。”唐婉思索着,“如果能合理开发这些区域,提高生产力,或许就能吸纳更多的人口,进而增加香火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