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章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路边零零散散的跪着几个人,都在低声地哭泣着,几人面前有一草席,鼓囊囊的,就搁在田埂上。
道路上的人三三两两,时有人回头看,大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只不过,都快到京城了,没人闲的管这些事。
这年头,地都在地主手里,农民甚至连葬自己亲人的地都没有。
两个年纪较大的男人首先叫停了哭声,擦了把脸,抬着草席就要往郊外走去。
一个戴着斗笠,穿着洗到发白,已经看不出原先是何颜色的道袍的人挡住了众人的去路。
只见她从腰间拿出一两银子,想要递给面前的农妇。
一旁抹着眼泪的农妇上前将银子推回去,哽咽着说道:“多谢这位道长。只是这钱,我们怕也是用不上的。”
一行人没有过多解释,只是匆匆离去。
只剩柳忆南站在原地,望着一家子离去的背影,默默地将银子塞回去,转身继续赶路。
这年头,地向来不是农民的,纵使有钱,也买不到一块地来安置亲人,只能葬在荒郊野岭,一棵不知名的树下。
不过一时辰,柳忆南就进了外城,看着天色还早,就想着找一茶馆歇歇脚,再向内城走去。
只身走在这城中,与这京城之人并无二样,大多来京城探访亲戚之人,多也穿着得体,至少也穿着身新衣。
因着怕这京城与别处不同,唯恐丢了脸面。
可生活在这外城中的人可不都这样,怎么方便怎么来,都是底层谋生计,谁在乎穿的比谁更好看。
就这样走在其中,倒是让她更自在些,趁着还没进内城,总得歇歇脚,省得进去处处提防处处是规矩。
就这样,不知不觉走到了一茶馆,眼瞅着这茶馆地儿小,没什么人。
当即拍定,就这家了。
走进这茶馆,才发现别有洞天,这院中种着一颗槐树,时值秋季,树叶开始变得金黄,下午的太阳一照,使这院中平添了些诗意。
见树下桌子没人坐,便坐下摘了斗笠放在桌子上,卸下身后背着的包袱。
“小二,给我上一壶茶。”
等小二上茶的间隙,柳忆南环视这院子,才发现这茶馆还有二楼。
说是二楼,怕也只是阁楼一样的楼层,而这窗沿上竟坐着一身穿靛蓝色袍子的少年。
此刻微风吹起,卷起他垂在胸前的发带,也卷起他身上的淡淡酒香。
饶是这一路北上,见过的文人墨客,富家子弟不少,都为他愣了愣神,如此俊俏之少年,京城怕是也不多见。
民间口耳相传的翩翩佳公子,便是那京城的张侍郎张含章最为孰知。
虽然为人处世不为人们所乐道,但是其相貌倒常是众人议论的焦点,纵使身处江南,她也耳闻一二。
不过面前的少年应当不是张侍郎,少年并未加冠,穿着打扮来看,应当是贵族子弟。
微风轻抚起少年腰间垂下的玉佩,只侧脸也足以让人遐想正脸该有多么的惊艳。
若是走在这京城的街上,怕是手中的荷包都接得满满的。
不过一会儿,茶馆小二就拎着一壶热茶过来,看这身着道袍的人盯着楼上看,抬手挡了挡阳光,也向阁楼望去。
“今儿个周公子您又来了。”
小二声音不大不小,在空荡的院中足以让人听清。
他没等少年的回复,又走回了厅中忙活,看来阁楼上的周公子是这里的常客。
还没等她收回视线,阁楼上的少年注意到了她,低头两人的视线相撞。
如寒星的眸子明暗闪烁,微微丹凤的眼睛在这个角度上看起来多了几分生人勿近,好似是为自己扰了他清梦而微恼。
当即她便在心中感叹。
‘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只见他身法轻盈,从阁楼一跃而下稳稳落地,抛给茶馆小二一粒碎银子,拍了拍袍子上的灰,步伐有些轻飘地离开了。
柳忆南脸上多了些莫名其妙的表情,接着给自己满了杯茶。
不过她注意到了小二刚才称呼这少年‘周公子’,汝南周家在京城的只有周太尉一脉,莫非他便是周太尉之子周慎?
为了赶路一路上不敢多喝水,于是她又猛灌了三杯。
若是到了周府中,怕是会被说饮牛饮骡了,趁现在正好喝上他个饱,省得去了失了体面。
柳忆南此刻上京,不是为了投奔亲戚,也不是什么传播道法。
身穿道袍,不过也是为了行走之间自然方便些。
摸了摸放在一旁的包袱,摸到其中的匣子时,心便安定了几分,此次上京,是为了师父临终前的遗愿。
据他老人家说,他还年轻之时,曾在京城当差,欠当今周太傅一个恩情。
不过要柳忆南看,人家堂堂太傅,还能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