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芦苇桥巧逢危命郎,菩萨庙险救盲目女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吭哧吭哧,老伯拖着草鞋挪到跟前,探出脑袋来瞧了一眼,哎呦呦喊道:“菩萨郎呦……”
这人锦衣玉服、绫罗环佩却又身受重伤、生死不明。白持盈心下沉了沉。
她脑海中霎时闪过许多东西,最终朝后退了两步,拉住呆在一旁不知该作何的老伯摇头道:“伯伯,咱们走罢。”
老伯先是一笑,又点点头,长叹了一口气。
村子里的老人家智慧不一定比活蹦乱跳的年轻人少,白持盈拦住他的那刻,他就什么都懂了,于是她便看着老人再不纠结地坐回了牛车上。
就如从未驶过又停歇,这辆牛车依旧吱呀吱呀向前,在土路上留下深浅不一的车辙印。
老人又哼起了小曲儿,白持盈却始终再没心情和上两句,她把玩着手中的柳树枝子,蔫蔫地提不起精神头来。
姑娘试着让自个儿脑海清净些,遂倒在酒坛子中假寐,却一闭眼都是那人奄奄一息的模样,先是瘦削的下巴、沾血的鼻尖、再是紧闭的双目、入鬓的飞眉,最后是红得滴血的眉间朱砂痣。那朱砂痣愈来愈红艳,最后竟生生要化作一滴血泪。
她忽然想起了很小的时候,母亲将她抱在膝头,轻轻给她念着经传。
白持盈从酒坛上起身,猛地回头,一望无际的芦苇被风卷起,横斜着飞向远处,苍茫茫一片。也许等牛车再走过一个山剜,那身受重伤的人也早已一口气咽尽在荒丛中,她救与不救已不大相干。
不大相干,不大相干,白持盈闭眼。
她重活一世,尝过太多人情冷暖,如今只想端端握住自己一条飘摇的薄命,怎能付得起一条人命的余钱?
但一闭眼,总有父母的教诲响在耳旁。
“盈儿,人生于世,当质如朗月高悬,行如翠松阵列,切记切记,莫失莫忘。”
况且、况且这人恰有眉间朱砂一点。
是巧合吗?
白持盈心中转过无数念头,最终心台明净一刹,她坚定了什么,撑手坐了起来,声音也跟着清亮几分:“老伯,对不住,咱们还是废些功夫折回去,能行否?”
似乎就等着他这句话,老伯将茶壶中最后一底茶饮尽,哈哈大笑:“可行呦!你这女娃娃……”说着便扯动牵着牛头的青绳,拧过地上一片积水浸泡的黑泥,和这牛叫声又唱了两嗓轻灵的小调。
二人一牛一车酒,晃晃荡荡又驶回了那桥尽处。一阵风过,将白持盈并不长的裙摆吹起。
到那芦苇丛生的地头时,躺在地上的人脸色更苍白了几分,生命的流逝忽而有了肉眼可观的实在样子,白持盈隔着衣裳摸了摸藏在心口的书信,自思此次不算是问心有愧,只望着佛祖菩萨开眼,叫她真是救个胜造七级浮屠的人命回来。
老伯和白持盈二人一人扶头一人扶腰,终于将那人拖到了牛车上,因着地方不够,老伯往芦苇丛中扔了好几坛子酒,白持盈心下过不去,执意要将铜板给老人,老人却摆摆手始终不受。
他又哼起了小调。
最后轮到白持盈上车时,老牛“哞”了一声,动了动后蹄。“他这是也觉着自己是个功臣呢!鬼精灵的。”
白持盈捂嘴巧笑,淡淡的神色终于多了几分欢快,将她几根芦苇绑在它的角上,拍拍牛哥的头:“辛苦阿牛兄了。”
老伯回头望了一眼那仍昏迷不醒人,却是正了神色与白持盈道:“小女子,伯伯也是赶过几十年的牛车啦,但数下来,今儿还是头一回真救人。”白持盈挑了挑眉,思索一番,也觉着方才老伯不像是头一遭遇到这种事。
“其实俺们村里人,向来是不救旁人命的。”老伯端起茶壶还想抿一口壶嘴,却突然想起茶水早已见了底,干脆放回原处,赤着脚板换过一个姿势,继续和白持盈讲着话。“但你不寻常,不寻常呐。”
白持盈心中一紧。
老伯哈哈一笑,拍了拍青牛头:“别紧张娃娃,你一瞧就念过书,你们念过书的,脑瓜子里想的和俺们庄稼人就是不一样的。什么穷啊达啊……俺老汉不记得,但俺知道,就是像这般样子,倒究你是会救人的!”
听着老伯絮絮叨叨与自己讲过他年轻时与村东边女子闹恋爱的故事,白持盈放松了不少,她一边看顾着车上人不掉下去,一边思索着自己将来的去路。
这人身上时新的绣线样式他没见过,二婶子家的女子最爱这些时新东西,她刚瞧过那妹子从镇上带回来的洛阳新络子花样,却都与这个不同,可见这人并不是洛阳客。
可又偏是昏着也通身的气派,白持盈凑近了看,见他一双长眉如柳,此刻因苦痛轻轻皱着,也有一番病潘郎的愁态。
至少捡了一个瞧着赏心悦目的,白持盈如是安慰自己。
三人一牛歇脚在一处破庙。
估摸了行了该有一多半的路程,天已擦黑了,山松黛影静立在墨色中,寒春的呼吸也是极静的。
庙里二二三三蜷缩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