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第 9 章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先划分一片区域,把感染疫症的人和与之接触过的人,单独隔离出来。然后召集城中所有大夫,一起商议对策。还有,最重要的是药材,这个,还要劳烦杨巡按。”
“何大夫,这边所有的需要都可以找陈泽,您只管放心大胆去做。”杨济指了指陈泽,向何大夫介绍道。
“杨巡按,稍等。”何大夫转身快速写下一个方子,“此乃“避瘟丹”的方子,按方配药后,让百姓于家中或者室外人多处,点燃草药,其烟雾可祛除秽气。”
无人注意的角落,楼珊瑚额头上的冷汗一直没有停过,双颊毫无血色,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个染上瘟疫的人。
她刚才还给他那吃食,那也应该要隔离的吧。
“楼姑娘,楼姑娘?”杨济交代完,回头找楼珊瑚,就看见她独自在那里发呆。
“杨巡按。”楼珊瑚仿佛神魂方才归位般,眉眼间尽是散不开的忧愁。
“莫担心,一切都会没事的。”杨济以为她是因为担心感染疫症害怕,出言安慰。
其实,楼珊瑚是真正经历过瘟疫的。
她八岁时染上瘟疫,她的母亲因照顾她而感染。最终,她侥幸活了下来,她的母亲却在那场瘟疫中被夺走了性命。
经过商议,杨济和张县令决定,先隐瞒城中瘟疫之事,一切有关疫症的事情都在秘密进行。
他们在县衙辟出一块地方,专门用作诊治瘟疫。但凡城中发现有发热情况的,一律先送来此处辨认,经大夫们确认后,再确认具体的医治方法。
暴雨断断续续,一连七日未曾见到太阳,加剧了瘟疫的传染 ,隔离区的人越来越多,城中百姓议论纷纷。
几个胆子大的,干脆在大街上堵截杨济。
“杨巡按,自您来青石县后,所办之事我们大家也都看在眼里,我们也知道您是好官。可眼下城中流言四起,乡亲们就求您句实话,城中到底有没有瘟疫?”
“是啊,杨巡按,您总不能把我们都困死在城中啊。”
“开城门!”
人群中一声异常的喊声引起杨济的注意,但很快便被激动的百姓打乱计划。
“开城门!”
“开城门!”
开城门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百姓朝这边聚集过来。
一个脸上有刀疤的人,混在群情激荡的百姓中,紧紧握着藏在怀中的刀,随着人潮,悄悄向杨济靠近。
杨济和陈泽被百姓围在中心,包围圈越来越小。
刀疤男越走越近,危险越来越近。
就在他抽出怀中的匕首时,人群外响起了洪亮的敲锣声,百姓的注意力被锣声吸引。
刀疤男眼中透凶狠,不甘心地退出人群。
“乡亲们,乡亲们……”楼珊瑚在一高处的建筑物上,持续地敲着锣,见百姓被吸引过来后便停了下来。
“乡亲们,我叫楼珊瑚,家住在城外海边,以打鱼为生。海塘决堤前,我在岸上观潮,亲眼目睹杨巡按救人的过程。为了救人,杨巡按他差点被海浪冲走。海塘决堤后,他又提前安置城外的百姓进城躲避水祸。试问,这样把百姓放在心里的官,还不是好官吗?”
人群中那天参与救人的人纷纷附和道:“
“对啊,那天我也在海边,亲眼看见杨巡按救人啊。”
“是啊,我也看见了。”
“我也是住在城外的,若不是杨巡按,此刻我们恐怕早就被大水淹死了。”
“我能作证,是杨巡按,帮我找到了我女儿,让她落叶归根。”是那天的老者,“乡亲们,我们要相信杨巡按,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
百姓的情绪逐渐平静,对杨济的态度逐渐转变。
楼珊瑚瞅准试机,邀请杨济上台,“乡亲们,我们不妨听听杨巡按的说法。”
杨济站上高台,表情十分严肃且认真。
“乡亲们,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让我们能同心协力共渡难关。我们一起熬过了最危险的时候,但此时,城外的大水还未退却,雨水也未停歇。若此时开城门,外面的水定然会灌进城中,那样才会带来真正的危险。我在此保证,水患未解决前,都有足够粮食供应,我也一定会与大家共进退。关于近日的流言,城中却有瘟疫发生,都在可控制范围内,感染的人都在有效的治疗中,不日定能痊愈。”
“你怎么保证,又不是你感染疫症。”
“是啊,我们也被传染了怎么办?”
……
人群中关于瘟疫的议论不绝于耳,无疑都是担心自己被传染,以及传染后的医治问题。
楼珊瑚又敲了一记锣。
“来来来,乡亲们,你们看他是谁?”楼珊瑚从身后拉出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