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第25章 蒹葭倚玉 第(2/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原来如此,你先前说你姓裴,我还当你出自河东裴氏,也是望族出身,还感叹汉人在北边的处境已经到了这般田地……”

    “其实我祖上确实是河东裴氏,只是出自旁枝,一代代又没落了,才落得如此下场。”裴贺犹豫了一瞬,却还是在这个问题上诚实了,他从前不屑于攀扯自己是名门之后,但今日现状不允许他挑三拣四,多一分筹码便是多一分生机。

    到了裴如之这一代,他们家可谓是完完全全的寒门了,可裴贺自幼好学、胸有大志,裴如之觉得自己儿子将来定能打破门第之见,成就一番大业。

    但无论是在北边还是南边,这条路都不太能走得通。

    谢宜瑶不了解北燕的情况——所以现在才在这里盘问裴贺——但她知道南边是个什么情况。南边最近几朝皇室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有在努力抑制士族,提拔寒门。究其原因,还是皇帝想利用寒门把权力归到自己手里,而不必受制于名门望族。

    因此像谢况这样想平衡其中利益的皇帝,会采取多种措施。比如把名义上品级高的官交给高门子弟担任,但掌握实权的低阶官职则让可堪心腹的寒士来做。荆州、雍州等地方让宗室镇守,军中也重用寒门子弟,反正那些门阀士族出身的人,大半也不愿在战场上出生入死,而这却是寒门子弟最有可能的出路,值得以命相博。以上种种手段,都是前世谢宜瑶从谢况那里“学”来的。

    然而现实并不能直接随想法而变化,这些大家族也不是好糊弄的,不会傻乎乎地                                                把权力让给皇帝,因此其中具体如何行事,是很有难度的。说到底究竟谁当皇帝,天下姓谁,只要不拿他们开刀,那就无所谓。但一旦触及到他们自身的利益,那可是要第一个急眼的。可门阀士族有自己的土地、奴仆,甚至还有部曲,并非可以随意处置的,就算是皇帝也得忌惮三分。

    好在就像萧家那样,曾经盛极一时的士族也有衰落的一天,因此寒士在现在的南楚并非是毫无机会。要么得到皇帝的赏识,成为谢况的爪牙,但会面临随时被抛弃的可能;要么加入军队出生入死,但会随时面临战死沙场的可能。裴贺在入楚之前倒是考虑过后者,虽然他没什么打仗的经验,但好歹是条可能的路子,可惜最终没能成功逃脱,还是被官府抓住了。

    其实,也并非没有第三条路可走,比如加入某人的幕府,成为某人的谋主。但像裴贺现在这样先成为公主的面首的,前途可就一片黑暗了。

    当然这都是裴贺自己的猜想,他对谢宜瑶的谋划全然不知,更别提是何态度了,谢宜瑶在短期内也不会把生死攸关的事托付于裴贺。

    只是如今听了裴贺这句话,谢宜瑶更直接地感受到了裴贺这十几年来的忿忿不平,到底是才十几岁的人,藏不住心事。

    谢宜瑶却没有顺着讨论寒门和士族的话题,而是把话题转回了南北:“这倒遗憾了,我本想你若曾经算是南人,倒也会对楚有些依附之思,但你既然生来就是北燕子民,想来定是对南边有些怨怼的。”

    裴贺道:“殿下所言非也。对我们平民百姓来说,无论在南在北都不过是为了活命罢了,南国更是正朔所在,怎么会心生怨怼呢?何况就算是王公贵族,也不一定会拘泥于南北之分,你们大楚不是也接受了不少北燕的降臣么。”

    谢宜瑶当然知道这些,不过北人归顺南楚也得有人脉和身份才能在活得好些,裴贺之流可就难了。现在的裴贺除了顺从谢宜瑶之外,没有别的活命的可能,所以她也并不把裴贺现在的“听话”当作真正的臣服。

    “确是如此,嘉言说的有理。”

    谢宜瑶嘴上这样说道,心里却在想裴贺刚踏入屋时还是那幅誓死不从的样子,一转眼就变得对答如流,不知是因为她的威吓的举动,还是话题转到了“正经”事上。二者相比,她倒更喜欢看裴贺慌乱无措的样子。

    此时的裴贺正因谢宜瑶一时的好态度而沾沾自喜,自认是他能说会道而得到了公主的首肯。谁曾想谢宜瑶的下句话却是:“嘉言有经国之才,可愿做本公主的入幕之宾?”

    谢宜瑶刻意加重“入幕之宾”四个字,实在让人不得不浮想联翩。其实这话站在谢宜瑶的角度倒也没说错,取的是“入幕之宾”的本意,让他做幕僚来辅佐自己。同样的话到了裴贺的耳朵里却成了露骨的意思:做我的男宠,就把你引荐给父皇。

    裴贺立刻慌了神,即便努力控制情绪还是暴露了自己的慌乱,话都说不清了:“裴、裴某不才,又身负重罪,不敢痴心妄想,还望殿下另请高明……”

    谢宜瑶听了这话没忍住笑出了声,裴贺猜不透那笑背后的情绪,只得又跪下谢罪,谢宜瑶无奈地摆了摆手,说:“你多考虑考虑再拒绝吧。”随后遣人把裴贺带了下去,安排在别院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