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编笠菌酿肉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先蒸一会儿,待肉熟了再说。”叶云昭把木盖往锅上一扣,转头对她道。
羊肚菌酿肉的做法很简单,叶云昭让翠花娘子把搅和好的蛋液放在灶台上,往灶膛里塞了几根干柴,便探头往外瞧。
就这一会儿工夫,刘大壮已经将鸡窝砌好了,砌鸡窝和盖房子没什么两样,需要用打好的土坯一点点垒起来。
土坯其实就是土砖,陵南县不少百姓家中都有打土坯的模具,平常农闲时会用在黄黏土中加些稻杆,打出一个个方方正正的土坯。这东西刚打好是用不了的,需得晒上三五日,等彻底干透后再使用,更结实,因此家家户户都攒了不少。
只是先前为着给流民盖房子,许多百姓家里攒的土坯都用了个精光,翠花娘子家中也不例外。本想赶在初秋来给叶云昭砌鸡窝的刘大壮只能一拖再拖,前些日子在家里打了二百多块土坯,眼瞧着晒干了,今日才用板车拉来。
院子里今日新搅和的湿润的黄黏土是用来作粘合剂的,同现代社会中盖房子用的水泥没什么差别,刘大壮怕鸡窝不牢固,做的十分精细。
只见他笑着起身,颇为自得地看了看自己的成果,又回过身道:“娘子,叶县令,你们瞧瞧成不?”
一个迷你版的小屋子就这么做好了,叶云昭赞道:“成!成!大壮兄弟的手艺实在太好了!”
翠花娘子也笑道:“大小正合适呐,往后就不怕下雨了。”
刘大壮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后脑勺,又接着去改造鸡圈栅栏,他先是四处张望,瞧见了院墙根处晒干的稻草,抱起一大簇塞进了鸡窝里。
然后便是用早就在自家劈好的一段段竹竿,使劲往地里一插,再用石块往下夯实。竹竿彼此交错,围着新鸡窝插了一圈,与老鸡圈相连,刘大壮迈进鸡圈里,将一侧老鸡圈栅栏拆掉,如此便成了。
在他的努力下,几只可爱的小母鸡一边“咯咯咯”叫着,一边摇头晃脑地往新家里钻。小母鸡们乖乖地窝在厚实的稻草上,时不时转头啄啄羽毛,很是惬意。
翠花娘子走近些,与他说了些什么,叶云昭则是回到灶屋内,将鸡蛋液分成三份倒进了三个大陶碗中。
又等了一会儿,待她再打开木锅盖时,鸡蛋的香气混着羊肚菌的鲜香弥漫在空气中。
叶云昭用粗布包住手掌,将滚烫的陶碗一个个捧出来,净了锅,往里头加了点先前熬制的猪油,雪白的猪油块迅速融化,“滋滋啦啦”溅起点点滚烫的油点。
叶云昭将热油泼在三个陶碗里,鲜香味儿被热油一激,更为霸道地往外蔓延。
她也没停着,把之前蒸好的细面饼在油锅里过了一遭 ,如此,美味的鸡蛋羊肚菌酿肉和煎饼子便成了。
“洗洗手准备吃饭了。”叶云昭朝着院子喊道。
翠花娘子眼疾手快,将斜立在灶屋外的木桌搬到院内,同叶云昭一起,把三个大陶碗和一个装着煎饼子的碗一同端了出来。
刘大壮快速将手臂上已经风干的泥点子洗干净,搬来了几个小木凳。
见人都到齐了,叶云昭道:“快尝尝。”
土黄色的大陶碗中是一圈嫩黄色的鸡蛋羹,里面是六个码放的如同花朵一样的羊肚菌,棕色的羊肚菌包着藕粉色的猪肉馅,光是瞧着就有些不同寻常。
翠花娘子赞道:“师父,你这做饭的手艺太好了!我都不舍得吃了。”
叶云昭笑道:“我也是自己瞎琢磨,快尝尝。”
木勺轻轻往下用力,不费什么力气便将软嫩的鸡蛋羹挖了起来,鸡蛋羹上带着点点油花,翠花娘子咽了咽口水,小心翼翼地送进嘴里,嫩滑的鸡蛋羹顺着舌头往下滑,“吸溜”一声,满满一勺的鸡蛋羹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翠花娘子眼睛一亮:“好吃!”
一旁的刘大壮也迫不及待地往嘴里送,晒干又泡发的羊肚菌口感很有嚼头,哏啾啾的菌盖包着筋道咸香的肉团子,外层还裹着或多或少的鸡蛋羹。
这一大口吃下去,口感丰富,味道鲜美,猪肉的咸香混着羊肚菌的鲜甜,还带有一丝丝热猪油激发出的油润,让人吃得实在是欲罢不能。
叶云昭见她们吃得香,拿出一张煎饼子后,主动把装着煎饼子的陶碗往两人中间推了推。刘大壮抬手拿了一个递给翠花娘子,自己又拿起一个。
煎饼子有些烫手,表皮被煎的焦焦的,一口咬下去外焦里嫩,叶云昭先前揉面时特意加了一些盐粒和山茱萸。山茱萸还是前几日她同西乡的婶子上山时,她人介绍的,山茱萸结的果子红彤彤的,味道却带着一丝丝辣味,算是陵南县百姓常用的调味料。
因此这一回的煎饼子咸辣适宜,一口接着一口,越嚼越有滋味儿。
“叶县令做的饭食都能去开酒楼了。”刘大壮憨厚一笑。
翠花娘子也在一旁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