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怎么猪肝味这么浓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脱贫致富从种田开始》 

    “你们怎么回事?刚刚我才说了要互相理解,怎地如今我还没出县衙的大门,你们就闹了起来?”叶云昭蹙着眉,左看看,右瞧瞧。

    刘麻子冷哼一声,指着另外那人,埋怨道:“县令明察,分明是他挑起的祸端!”

    叶云昭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是先前那位帮自己解围的“羡江”。

    他还没开口,一旁的小厮却开了口:“与我家公子有何干系?还不是你非要我们把包袱交出来!”

    刘麻子气急,嘴无遮拦,说的话直扎别人的心窝子:

    “难不成你们还要背着包袱擦洗沐浴!?如今这种处境,还有什么少爷!叶县令,真是他们故意找事!”

    “你!”

    那人还要再说,叶云昭迈步向前,站在二人中间:“好了!好了!”

    她先是侧过头,对着刘麻子说:“他们从今天起便是陵南县的百姓,是咱们的乡亲,刘衙役你说话必须注意些。”

    刘麻子垂头听着,不敢还嘴。

    叶云昭又回过头,对着瘦弱男子一旁的小厮道:“刘衙役也是为了你们好,他特意寻了不少人一同烧水,只等着水开后,各位去擦洗身子呐。”

    “我这位兄弟是刀子嘴豆腐心,言语多有冒犯,烦请大家不要介怀。他也是心急,况且他要你们交出包袱也是一片好意。”

    叶云昭看着小厮紧紧地抱着包袱,她解释道:“你们大可放心,这里是县衙,不会有人偷东西的。”

    刘麻子在她身后小声哼了一声,自说自话:“一群乞丐能有什么之前东西,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黎羡江面带歉意:“叶县令,是翠衣鲁莽了,只是包袱中有些祖母留下的书信,如今我与祖母天人两隔,平日里只能借这些书信聊表思念,还望刘衙役莫要生气。翠衣,还不快把包袱放下。”

    被唤作翠衣的小厮面上还是颇不服气,只得愤愤地将包袱放在了院中的石桌上。

    叶云昭笑了笑,忙打圆场:“既然是误会一场,那我也就放心了,等刘衙役将热水备好,大家抓紧擦洗一下,只管等着吃夕食了!”

    说到这个,气氛总算是松快些,众人笑着连声说好,带着包袱的极少数人,也同黎羡江一样,将包袱放在了石桌上。

    趁着人挤人,叶云昭将刘麻子拉至一旁,仔细叮嘱:“这些人是因着战事到咱们这儿的,我瞧着原先也有不少高门大户,你莫要再出言奚落他们。”

    刘麻子垂头低眼,自己一时胡言乱语,反而劳烦叶县令帮忙调和:“叶县令对不住,方才是我的错,只是我不知他的包袱中是信件……”

    “行了,你也不必难过,这事儿过去了,还要辛苦你安排他们擦洗,我去山脚摘些蘑菇,今晚做菌菇杂粮粥,好好犒劳犒劳你。”

    刘麻子上回因为风寒,错过了叶云昭做的鲫鱼蘑菇汤,后来同他一起巡街的衙役说是如何的鲜美,这一次他定要尝尝叶县令的手艺。

    另外一旁的黎羡江也在同绿衣说悄悄话。

    “你怎地如此唐突冒进,先前祖母在时为何要给你改名绿衣?莫非忘了?”

    绿衣摇了摇头:“绿衣不敢忘,老太太说小的脾气急躁,寒瓜绿衣最能清火气,所以改名为绿衣。”

    黎羡江轻撇了他一眼:“既然知道,还不收敛些。”

    “可是那包!”绿衣回过神,又压低声音,“可是那包袱里有老太太传给公子的银针,宝贵着呐。”

    黎羡江面色清冷:“行了,莫要再提这些,我心中自有分寸。”

    “是,公子。”

    他们主仆二人的体己话,叶云昭一个字都没听见,满心满意都是去山脚摘蘑菇的事。

    她背着大竹篓往山里走了走,不过天色不早,不敢走得太远,只在山脚处仔细转了转。

    眼下天渐渐凉了,不少村民来摘蘑菇,在自家院子里晒干后,能放到冬日吃,也算解解馋。

    因此地上的蘑菇比之前少了许多,叶云昭转了三四圈,只捡了小半篓的野蘑菇,还意外挖了一棵野山姜,幸好做的是杂粮粥,这些勉强够用。

    叶云昭回县衙的路上又拐到胡婶子的肉铺摊,买了一斤的鲜猪肝,收获颇丰地进了县廨后院。

    这一次她没有回自己的小院,反而拐到了另外一处。这里本应是膳馆,招三两个厨子给官员、犯人做饭,不过陵南县穷得厉害,哪有这个条件。

    凡是有一官半职的,都得自己解决饭食问题,犯人更好对付,到了时辰,一人发一个黑硬馍馍就是。

    虽说膳馆从未使用过,但最初修建陵南县县衙时,却留了一口硕大的铁锅,平常可以做大锅饭,县里有难处时也可以拿出来施粥。

    因此,这些年无论陵南县是如何的穷苦,都没人打过这口铁锅的主意。

    她先生了火,又洗干净猪肝,只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