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可以撕皮的地萝卜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脱贫致富从种田开始》 

    叶云昭懒洋洋躺在床上,窗前是一略月色,她侧目看了看,右腿倚着曲起的右腿,悠悠地晃动着,心情还算不错。

    庄雪的事虽然还未解决,但总算提上日程,孙宁不愿做工房胥吏,各人志不相同,她也理解。

    只是自己这个见了能人就想挖墙脚的习惯得改,叶云昭想。

    引水灌溉的事情不算难,她上辈子虽未亲眼见过木质灌溉农具,但毕竟经历过“万里挑一”的选拔考试,自然见过图片。

    只是具体要做什么,她明天还得研究研究麦田附近的河,另外还需要绘制一张草图,让孙宁看看做哪种更有把握。

    想清楚这些后,叶云昭心中舒坦,心满意足地闭眼,但不过堪堪闭眼,她忽地想起稻谷。

    叶云昭不知在如今这个朝代,稻谷脱壳后是如何筛谷,又是如何碾谷呢?

    除此之外,还有沤肥的事情,也不知韩县丞有没有将菜种发下去,最重要的是有没有告诉大家何为轮种。

    叶云昭越想越清醒,一时竟想起身去问问韩县丞,可天色已晚,无奈作罢。不能怪叶云昭多想,稻谷、小麦、蔬菜皆是百姓生活之根本,她又生得多思多虑的性子,自然事事关心。

    过了许久,她总算酝酿出睡意,半梦半醒之际却猝然坐起身子。

    对了!间苗,间苗的事儿还没同韩县丞说呢!

    回过神的叶云昭双手挠头,将自己重重摔到床上,哀嚎一声。

    次日刘麻子见到她时,被她眼下过分明显的黑眼圈吓了一跳。

    “叶县令,昨夜没睡好啊……”

    叶云昭打了个哈欠,口齿不清道:“睡得挺好的。”

    “你可见到韩县丞?”她追问。

    “并未。”刘麻子无奈挠头,说,“这几日韩县丞都在挨家挨户地发菜种,想必今日一早便去了。”

    “对了,县丞还教了不少顺口溜,葱蒜接菘菜,少得,少得什么来着……”

    “少得病虫害。”叶云昭知晓韩县丞近日正普及轮种,放下心来。

    “对对!叶县令,你怎么也知道?”刘麻子满脸惊讶,他只知这几日叶云昭同里正挨家挨户地询问,夜里又常常执笔记录,怎么如同三头六臂的仙人一般,竟知道韩县丞所言。

    未等叶云昭回答,刘麻子自顾自地帮她圆话:“读过书就是不一样,叶县令果真格外聪慧。”

    叶云昭打了个哈哈,岔开话题:“刘班头,你今日有事么?我想去看看东、西二乡的河。”

    “成。”刘麻子干脆应下,一路上都在同她介绍。

    “西乡麦田东侧有条大河,大家都叫它红淤河,天晴时往河里看,能瞧见河底的红泥,河水澄澈,算得上西乡的特有景色。”

    “水量如何?”叶云昭问。

    “深得厉害,因此也没人在此处浣衣洗菜。”刘麻子指着一处:

    “叶县令,您瞧。”

    叶云昭顺着刘麻子手指的方向去看,红淤河大约宽四米,水量极大。正如他所说,水极清澈,因此虽深,但也可以隐约瞧见水底的红淤泥。

    “你可知各家如何给麦田浇水?”叶云昭好奇开口。

    冬小麦在播种后以及小麦后续要经历的越冬期和返青期都要加大灌溉量,如此复杂她不知当地百姓是如何实现的。

    “这事向来是个大工程,各家男人一次挑两桶河水……”

    “就这么一点点地浇?”叶云昭惊讶问,“在红淤河挑水?这么深的河,不怕意外跌落么?”

    刘麻子见她误会了,急急忙忙开口:“叶县令,虽说要用红淤河的河水,但不必下去,只需借助此物就行。”

    他说着,指了指远处河旁的木头架子,叶云昭走近些,才辨认出此物——桔槔(jiegao)。

    眼前的桔槔十分简便,一粗壮木桩立在红淤河旁,一根细长竹竿不知是用了什么法子精巧地卡在上面,竹竿尾端绑着一块硕大的石头,前端则是用麻绳做了个绑桶工具。

    桔槔是提水工具,状如杠杆,使用时只需将木桶绑在竹竿前端,一起一落,能省下不少力气。

    “是个好东西。”叶云昭赞叹道。

    县令果然聪慧,刘麻子在心里偷偷夸赞,只需一眼便知此为何物。

    “此物是谁做的?”叶云昭求贤心切。

    “老孙木匠。”刘麻子怕她不认识,“就是孙木匠的父亲。”

    孙宁的父亲?叶云昭心下微动,想起孙宁初次见到三脚耧车草图时,或许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彼时是何等神采奕奕、满眼放光。

    “东乡呢?”叶云昭问。

    “东乡麦田附近的河叫茂林河,不像红淤河挨着麦田,茂林河与麦田之间有一小片野果树,虽来回打水不方便,但是接的红果味道极好,大家自然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