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第59章 哀民生之多艰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千秋岁·舜英传》
燮陵城南郊,支着一排二十多个粥棚,灾民们捧着破碗、瓦片,排成歪歪扭扭的队列。
他们都弓腰驼背、衣衫褴褛,肚皮深深凹陷下去,面颊却浮肿得发亮,耷拉着眼皮,随着队列缓缓蠕动。
顾星阑穿着洗得发白的布衣长袍,许姿穿一身灰色短打,包了个不起眼的巾帼髻,跟在他身后,在简易的棚屋间缓缓踱步。
“已经五天了,还没有消息”,顾星阑叹了口气,“出发前,王上要微臣五天一报,可怎么是好?”
他们本以为,顾星阑出身寒微,必然极其惜身,不敢沾染半点干系。
岂料,顾星阑得知舜英失踪后,非但没连夜急报,反同她商议如何瞒得更久。
许姿苦笑道:“先前发生的一切,顾大人皆毫不知情。大人食君之禄,请如实禀报。”
顾星阑看了一眼望不到头的灾民,不忍地闭上眼:“天子之怒,伏尸百万,好容易安定这流离失所,届时又有谁能收拾那哀鸿遍野啊。”
他抬头望向北边,指向城北的起伏的丘陵:“那一脉丘陵叫龙首山,只有五百余丈高,曾是阻挡翊军攻入燮陵城的最后一道屏障。”
“山中有一道峡谷,长达数十里,叫丹河谷。”
“征和五年冬,我朝名将贺浮白,将七万滬国精兵诱入丹河谷,断水断粮围困半月,趁他们军心涣散、缴械投降时,将他们尽数射杀。”
许姿瞠目结舌:“杀降?”
顾星阑点点头,又缓缓摇头:“那是滬国最骁勇的一批战士,降而复叛多次,折损我朝不少将士。”
许姿感慨:“倒是些好男儿,说起来只是立场不同,都甚无辜。”
顾星阑苦笑道:“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无论初衷是什么,再是无辜纯善之人,上了战场,也只剩你死我活了。”
许姿蹙眉思索片刻,追上去问:“那为何,国君总会轻言刀兵?”
“除了抵御外敌,不得已而为,便只剩一个原因”,顾星阑幽幽道,“那些国君坐在深宫太久,早已忘了死亡为何物。”
“除非,战火切切实实烧到了自己身上。”
他收回些目光,举手指向燮陵城中一座断裂的高楼:“那座塔,曾叫天风楼。二十六年前,滬惠王郑载秀过世,其弟郑载武想染指王位,发动政变,太子郑尧嘉逃出深宫,躲入此楼。”
“后来郑载文联合太尉郭越、丞相孔兆维,收拾了叛军,在天风楼拥立郑尧嘉为王,此楼改名龙兴。”
许姿苦笑摇头:“他们争权夺势,燮陵百姓何辜?”
顾星阑笑容讥诮:“这位亲身经历战争的滬怀王,从此骇破了胆,竟将军政大权尽数交于太尉和叔父,自己每日深居高阁、花天酒地。”
屋后传来一阵喧嚣,二人急忙循声过去察看,只见五六个男子捋袖揎拳,正围着一个人殴打。
中间那人穿的破破烂烂,头发蓬乱,满脸满身都是血和污泥,身段瘦伶伶的,打起架来却十分狠。
几个男子正同那人争夺什么,那人身上挨了不知多少拳脚,身子晃了晃,却仍旧站得稳稳的。双拳难敌四手,就全不防守,逐一挥拳招呼那伙人。
顾星阑摇了摇头,招呼官兵去拉开斗殴之人,转身欲走。五六个男子被拉开,其中一人紧紧拽着段细绳不放,细绳另一端攥在被围殴的人手里。
官兵强行要分开两人,拖拽中扯到了细绳,那人挣扎着对所有人拳打脚踢,愤怒大喊:“还给我!”
听到那声音,已走出数丈远的许姿身躯一震,转身怒叱:“住手!”
顾不上许多,她冲过去推开官兵、踹开拽着细绳的男子,将被围殴的人拉起来,紧紧抱住,喜极而泣。
“阿英!”
舜英两眼空洞,右手无力垂下,掉出方才抢夺之物。
那是一块成色中等的岫玉,精雕细琢成首尾相连、亲亲热热的两条鱼。
被许姿一脚踹开的灾民大喊:“当官的打人啦!”
呼啦啦围上来一圈衣衫褴褛的彪形大汉,摩拳擦掌冲向她们,旁边值守的官兵见状,纷纷拿着武器奔向窝棚。
顾星阑心惊胆寒,高声呵斥:“别……”
话未说完,白光一闪,原本在窝棚歇息的一个灾民,捂着脖子跌跌撞撞冲出来,血从指缝不断飙出。
他边跑边怆然哀嚎:“官兵杀人了——”
官兵围拢过去时,窝棚区的其他棚子里又逃出几个灾民,有衣衫不整的妇人、抱着哇哇哭嚎的婴孩,有风烛残年的老人,有奄奄一息的病人……逃出来的人越聚越多,惊呼不断。
赈灾至今,虽尽力筹措粮饷,随着灾民增多、条件有限,不能照顾周详。墙内是歌舞升平的燮陵,墙外是饥寒交迫的棚区,受限于医护条件,不时有人重病而死。
一个多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