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艳遇历险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彭书记一来就摆起架势,拉开阵势,二机厂和三机厂新厂建设全面铺开。

    工地中央插红旗,周围插彩旗,标语牌竖起来,架起高音喇叭大放**歌曲,大石头上写标语。

    按部队规矩——早晨起床号,中午休息号,晚上熄灯号,饭点放吃饭号。

    建厂的职工起先住老百姓家,人来多了就搭窝棚。

    没有风钻,就抡大锤砸钢钎人工打炮眼,炸石开山,筑路修坎。

    指挥部的房子建两排,垒石造墙,窗台下浆砌片石,上面安窗,竹席围墙。

    这样的房子夏天早晚凉快,中午出太阳晒得油毛毡顶子发烫,热烘烘像火烤,还有一股沥青味,冬天不保暖,屋里屋外一样冷,不生炉子待不住人。

    外面接二连三炸响开山炮,震得窗玻璃咔咔响,偶尔有石头渣落房顶噼啪响。

    把桌上的施工图当作战地图,彭书记往上一拍说:

    “多年没打仗了,这像打仗一样,真叫人兴奋!痛快!痛快!”

    在场的干部有几个也是军人出身,听着炮声就有莫名的冲动,仿佛又回到了那炮火纷飞,青春热血的年代。

    “我就喜欢你们三机厂。我走了那么多三线厂,就这旮旯山最高,林最密,沟最深,备战是个好地方!”

    彭书记拿手里的铅笔,面露欣喜,指着墙上的地图说。

    都知道这彭书记“好地方”的另一层含义——躲这清静,都尊敬他,山高皇帝远,没人揪斗他。

    有彭书记坐镇,大家心里都踏实,就像有了主心骨。

    彭书记行得端坐得正,那么高级别的干部到这老山沟沟里来和职工同吃同住。

    随时随地办公,就连打架吵架的事都要彭书记来解决,不论怎么给裁定,打架的两方都服。

    不论是在饭桌上还是在床上,连蹲厕所谈的都是工作的事。

    彭书记没有架子,和小年轻也嘻哈打笑,下象棋,扳手腕劲,打排球。

    那些耍小心眼的人,没钱了就和他借。

    他跟你说在办公桌的第几个抽屉里,叫你自己去拿,不过问借多少,什么时候还。

    他也根本记不起谁向他借过钱,不认识的人借钱,也不问姓甚名谁,自己去拿,拿多少自己看着办。

    借钱的人到他说的地方拿了他的钱,找他确认钱数,他不计较这些,还嫌你啰嗦,不耐烦挥手叫你拿着钱快走人。

    经常有人找他还钱,他还一脸茫然,记不起你什么时候借他钱的事了,叫还钱的放回抽屉里,从来不过问还够没有。

    彭书记资格老,心直口快,两袖清风,没有子女,这民间叫无后。

    战争年代他战功卓著,杀敌无数,说他这人杀戮太重,故而无后。

    但谁要是背地里拿他没有子女,没有后代来取笑他,必有人斥责其不得胡说。

    有些风凉话也避免不了,有人说他躲在这老山沟沟里,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这里他就是老大,没人敢把他怎么样。

    说他是为了躲批斗,这山里山清水秀,是个疗养的地方,是在这疗养来了。

    有“打小报”的把这些话都翻给他听,他不当回事,还说:犯什么错都别犯男女关系上的错误,也别犯经济上的错误,这两样错误犯了一辈子都翻不了身,我姓彭的就这两点上过得硬!

    彭书记来了一年后,发生了一件事。

    三线建设讲的是先生产后生活,那时初来乍到,条件有限,好多职工都住农民家,还有的就住农民家的牛棚子上。

    有住农户家的一名青工,把当地农家女儿的肚子搞出问题了,那家人要告那青工**。

    这青工在沪上老厂的时候,在杜月旺里手下当过徒弟,名字里有个亮字,大家都叫他小亮或阿亮。

    到内地来,阿亮也要来,积极响应号召,认定他这个师傅了。

    杜月旺原来在老厂是工段长还带徒弟,来这支内厂,升官了,升成科级干部了,也不再带徒弟了。

    现在如果小亮给弄到监狱里去,杜月旺内心肯定不好受,都想自己的徒弟成器,徒弟进监狱,师傅心里不好受,面子没地方放,干着急也没办法。

    当初小亮和房东家的大女儿春梅搞到一起的事,杜月旺清清楚楚,担心阿亮出什么事。

    按当地的话就是:“猫爪糍粑,脱不了爪子”。

    果不其然惹了麻烦。

    小亮就把这事跟杜月旺说了,杜月旺感觉就像本地人爱说的一句话:

    拳头舂海椒——非常辣手!

    杜月旺琢磨不出啥主意,把这事和管保卫工作的陶副指挥讲了,期望他能够拿出一个万全之法。

    陶副指挥无计可施,拿不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愤愤说:

    “年纪轻轻不好好工作,敲煤饼倒满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