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席卷南方(1)——萧铣崛起 第(2/7)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617年)十月,隋朝岳州校尉董景珍、雷世猛,旅帅郑文秀、许玄彻、万瓒、徐德基、郭华,沔州人张绣等隋朝的地方官吏与军官,密谋起兵反隋。既然要造反,就要推举出一个领头人。大家一合计,共同推举岳州校尉董景珍为主。没想到,对于众人的好意,董景珍却坚决推辞。

    董景珍认为,自己出身贫寒,无法服众。虽然,董景珍拒绝当这个领头人;可是,他却向大家推荐了一个人选,时任罗川县令的萧铣。董景珍的理由是,萧铣乃西梁皇室后裔,颇有梁武帝萧衍当年的风采,由他领导起兵,最为合适:

    吾素寒贱,虽假名号,众必不从。今若推主,当从众望。罗川令萧铣,梁氏之后,宽仁大度,有武皇之风。吾又闻帝王膺箓,必有符命,而隋氏冠带,尽号“起梁”,斯乃萧家中兴之兆。今请以为主,不亦应天顺人乎? (《旧唐书·萧铣传》)

    在这段话中,董景珍利用封建迷信,大造声势。当时,隋朝官员的冠带,都被称作“起梁”。所谓“起梁”,不正是萧梁重新崛起的征兆吗?所以,拥立萧铣为主,顺应天命,必能成就大事。最后,众人同意了董景珍的提议,决定推举萧铣为主。

    于是,董景珍等人向萧铣伸出了橄榄枝,派遣使者,携带一封书信,希望萧铣加盟。这件事情,对于萧铣来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砸到自己头上,岂能放过。萧铣大喜过望,欣然同意。

    本身,每一个隋末枭雄,心中都有着称霸天下的梦想,萧铣亦不例外。更何况,萧铣出身西梁皇族,自命不凡,认为自己的血脉里是天生的王者,注定是要恢复大梁江山,混一天下。对于董景珍等人的邀请,萧铣立即作出回复,给他们写了一封回信,表示愿意领导起兵反隋:

    我之本国,昔在有隋,以小事大,朝贡无阙。乃贪我土宇,灭我宗祊,我是以痛心疾首,无忘雪耻。今天启公等,协我心事,若合符节,岂非上玄之意也!吾当纠率士庶,敬从来请。 (《旧唐书·萧铣传》)

    就此,萧铣开始了争霸乱世的宏图大业。在与董景珍等人互通消息后,萧铣当即纠集了数千人马,声称讨伐贼寇,实则是为了呼应董景珍等人。在率部与董景珍会合之前,萧铣干了一件大事,——招降贼帅沈柳生。

    沈柳生此人,是盘踞于罗川县附近的一个起义军领袖,拥兵自重。罗川县正好是萧铣的地盘,沈柳生在此地活动猖獗,无疑是在动萧铣的奶酪,萧铣哪里容得下沈柳生。所以,双方经常爆发冲突。

    当时,沈柳生率军进犯罗川县,萧铣组织军队,抵御沈柳生的进攻。可是,萧铣出师不利,被沈柳生的军队所击败。这个时候,萧铣动起了心思。他明白,如果正面和沈柳生对抗,自己肯定打不过。现在,萧铣还处于创业初期,兵力微薄,凭借自己手上的千把来人,哪里比得过经营数年的沈柳生。

    现阶段,对于萧铣而言,扩充实力才是重中之重。于是,萧铣盯上了沈柳生手上的那支军队,如果能将这支军队吸纳过来,必将是如虎添翼。因此,萧铣决定招降沈柳生,让他为自己效力。很快,萧铣告诉沈柳生的部下:

    今天下皆叛,隋政不行,巴陵豪杰起兵,欲奉吾为主。若从其请以号令江南,可以中兴梁祚,以此召柳生,亦当从我矣。 (《资治通鉴》)

    萧铣这是在向沈柳生释放“糖衣炮弹”,只要你肯归顺于我,将来你便是中兴梁室的开国元勋,裂土封侯,亦未尝不可。事实上,沈柳生确实动心了,成为复兴梁室的开国元勋,总要比整日打家劫舍,啸聚山林要强些。

    不久,大业十三年(617年)十月,萧铣自称梁公,改易隋朝旗帜服色,全部遵循梁朝旧例。随后,沈柳生率众归降萧铣,被萧铣任命为车骑大将军。果然,沈柳生的归降,立即起到了连锁反应。短短不到五天的时间,远近争相归附,多达数万之众,可谓鸟枪换炮。紧接着,萧铣带着数万部众,前往巴陵郡,与董景珍会合。

    得知萧铣前来,董景珍立刻派遣部将徐德基、郭华,率领数百郡中豪杰,前往迎接萧铣。不曾想,此次出迎,却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这一切的根源,都起自刚刚归降萧铣的沈柳生,是他从中作梗。

    怎么回事呢?徐德基、郭华前往迎接萧铣,起初,并没有见到萧铣,而是先见到沈柳生。此时,沈柳生却突然生出了幺蛾子。他与党羽私下商议,打算杀掉徐德基,然后挟持萧铣,进据郡城,向萧铣邀功:

    我先奉梁公,勋居第一。今巴陵诸将,皆位高兵多,我若入城,返出其下。不如杀德基,质其首领,独挟梁公进取郡城,则无出我右者矣。 (《资治通鉴》)

    而后,趁着徐德基不备,沈柳生将其杀死,并前往中军告知萧铣:徐德基已死。听到徐德基被杀,萧铣异常震惊,觉得这个沈柳生,简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徐德基一死,势必会引起军中的骚动,甚至连自己都会性命难保。震惊之余,萧铣斥责沈柳生道:“今欲拨乱,忽自相杀,我不能为汝主矣。”遂走出军门。

    见萧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