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入主关中(1)——李家父子初起兵 第(2/10)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三百艘。日夜赶工的民夫,长时间站在水中干活,以致腰部以下都生蛆了,死者多达十之三四。

    然而,隋炀帝要求的排面,却远远不止于此,他还下诏,调全国府兵,无论路途远近,悉数都要到涿郡聚集。河南、淮南、江南各郡,则要打造五万辆车,负责运送物资,按时送往高阳郡。

    同年七月,隋炀帝再调淮南、江南的民夫船只,将囤积在黎阳仓、洛口仓的粮食,运往涿郡。于是,纵观隋朝境内,载有兵器甲仗的车辆,运送粮草的船只,往来奔走的府兵,日夜不断,拥挤于路途之上,累死道旁者,更是无法统计。

    至大业八年(612年)正月,隋炀帝在涿郡集结大军,共一百一十三万余人,号称二百万大军,正式对高句丽发动攻势。至此,隋炀帝在帝国战略层面,又一项宏大的筹划,——讨伐高句丽,拉开了序幕!

    然而,在这大军百万,旌旗蔽日的大场面背后,却是隋朝百姓从大业元年(605年)至大业八年(612年),七年之间从未中断的劳役与伤亡。

    当农耕社会下的底层农民,被迫离开土地,耕种错失时令,颗粒无收,田地荒芜,还要承担沉重的赋税时,皇帝没有下令与民休息,却是颁布了新的征税诏命,为东征高句丽筹措物资。

    而隋朝的官吏们,在接到命令的第一时间,便低价收购老百姓手中的粮食,随后对外公布诏命,要求征税,百姓只得再以高价,从官员手中买粮。简单的一进一出,官员能从中获取的暴利,达数倍之多。

    大业七年(611)时,山东、河南爆发水灾,三十余郡被淹没;接着,同年十月,黄河砥柱崩塌,土石塞堵河道,造成河水逆流数十里,吞噬周边城池。然而,面对如此严峻的天灾,朝廷却守着各处义仓,不肯开仓放粮,赈济饥民;黎阳、洛口的储备,只顾运往辽东。

    这一刻,悬在百姓头上的生存红线,彻底绷断。邹平人王薄,率先揭竿而起,自称“知世郎”;紧接着,平原人刘霸道,高鸡泊的孙安祖、窦建德,河曲张金称、蓨县高士达等人,蜂拥而起。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唱响了隋末天下动乱的乐章。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锦背裆。

    长矟侵天半,轮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再到后来,隋朝百万大军,折戟辽东,令隋王朝威风扫地。与此同时,国内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渐渐呈现糜烂之势。

    面对农民起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局面,隋炀帝深知北方大乱,已经不可扭转,为了躲避战乱,于大业十二年(616年)第三次巡游江都,离开中原。隋炀帝临行之前,将西京大兴城(长安)和东都洛阳,扔给了自己的两个孙子,命代王杨侑镇守大兴城,越王杨侗镇守东都洛阳。

    隋炀帝自己则一走了之,而代王杨侑和越王杨侗,他们都是隋炀帝早逝的嫡长子元德太子杨昭的两个儿子,当时都只是十几岁的孩子罢了,怎么能应对了如此的乱局。隋炀帝将北方乱局交给两个孩子打理,明显就是逃避责任。

    隋炀帝三下江都,这一走,天下大乱的局面就变得更加严重了。到了大业十三年(617年)的时候,隋朝国内,形成了三支最重要的农民起义军力量。以窦建德为首的河北起义军,以杜伏威、辅公祏为首的江淮起义军,以李密、翟让为首的瓦岗军。而此时,李密正率领瓦岗军,大举围攻洛阳,与驻守洛阳的隋朝江都通守王世充,殊死搏斗。

    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此时,身在江都的隋炀帝,想的并不是如何平定国内烽烟,而是选择了两耳不闻窗外事,破罐子破摔,实行自欺欺人的“鸵鸟政策”。根据《隋书·炀帝纪》的记载,当时,隋炀帝对国内农民起义的态度是这样的:

    区宇之内,盗贼蜂起,劫掠从官,屠陷城邑,近臣互相掩蔽,隐贼数不以实对。或有言贼多者,辄大被诘责。各求苟免,上下相蒙,每出师徒,败亡相继。战士尽力,必不加赏,百姓无辜,咸受屠戮。黎庶愤怨,天下土崩,至于就擒,而犹未之悟也。

    面对天下大乱的局势,各地武装力量都在积极反抗隋朝暴政,意欲逐鹿中原的时候,一支新兴的军事力量,突然崛起于山西太原。这支军事力量的横空出世,不仅改变了隋末唐初的纷乱局面,更改变了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这支崛起于山西太原的武装力量,它的军事领导人,正是开创了大唐帝国的——唐高祖李渊。

    事实上,李渊可不是一般的草莽英雄,相反,他却是一个真真正正,货真价实的贵族出身。并且,李渊还与隋王朝存在着非常深厚的血缘关系。为什么说李渊是一个真真正正的贵族呢?因为,他正是出生于西魏、北周与隋唐时期一个非常显赫的贵族集团——“关陇贵族集团”。

    在这里就要解释一下这个“关陇贵族集团”。所谓“关陇贵族集团”,其实就是一个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