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临安灭毒瘤突兀蒙古兵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产甚多”。之后,“匈奴日已骄,岁入边,杀略人民畜产甚多,云中、辽东最甚,至代郡万馀人。”
匈奴的这类入侵,并不是以攻城略地或者与汉军决战为目的,而是具有强烈的经济掠夺色彩。匈奴地处北方苦寒之地,出产少,环境恶劣,劳动力也不足,所以需要从汉朝获取大量商品。
和平时期有关市、互市,双方以物易物,各取所需。等到了局势紧张之时,正常贸易中断,而匈奴对汉朝物品的需求仍在,所以发动以劫掠为目的的经济战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史书中对于此类“打草谷”的描述,最常见的就是“略二千馀人”、“杀略千馀人”,“杀略人民畜产甚多”,可见一斑。
一千多年后,当历史舞台上的主角换成明朝与蒙古时,类似的战斗仍在上演。自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北边防线所遭受的来自蒙古的压力越来越大,蒙古袭扰的频率也逐渐上升。这一时期劫掠的显著特征是,虽然蒙古动辄数万人入侵,但是在一处受到明军的攻击之后,不会做太多抵抗,会转而劫掠其他地区。其避战求财的流寇式作战特征极其明显。比如嘉靖年间,“吉囊十万骑复窥花马池”,被明军阻击,不得入关,于是“转犯干沟”。
明军尾随追击,于是这些蒙古骑兵“遂趋固原”,结果又遭到当地明军的阻击。紧接着他们“趋青山岘,大掠安定、会宁”。遇到抵抗,不打硬仗,换个地方接着抢,充分体现了其“打草谷”的本质!!!
武岳当即让新军一万燧发枪准备好!准备迎击敌人,一队队士兵手拿燧发枪排列成了三排,第一排爬在了地上,第二排则是蹲在地上,第三排现在了第二排得后面!!!
两侧五百门野战炮准备就绪!!!剩下得两万燧发枪将士,和五万将士在陆文龙和搬运完粮食返回到得唐斌带领下,兵分两路,左右包抄向蒙古骑兵得两翼!!!
这次得蒙古统帅正是那蒙古贵族。元睿宗拖雷第七个儿子,元宪宗蒙哥之弟,元世祖忽必烈之弟。孛儿只斤·阿里不哥!!!
阿里不哥,全名孛儿只斤·阿里不哥,蒙古贵族,是成吉思汗的孙子,元睿宗拖雷的第七个儿子,元宪宗蒙哥和元世祖忽必烈是他的哥哥。虽然与忽必烈是兄弟,不过两人之间的关系却并不好,曾经还因为汗位发生过争斗。
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之间的争斗并不仅仅是在蒙古汗位空虚之时才有的,早在蒙哥在位的时候,阿里不哥就与忽必烈走不到一处去。等到蒙哥汗去世之后,两人之间的争斗直接进入高潮。
1259年,蒙哥死在亲征的路上,当时忽必烈正在与宋军对战的前线。听到消息之后,立马放弃了对宋朝继续进攻,回师蒙古。
阿里不哥当时则是留镇漠北,蒙哥汗去世之后,与忽必烈一样眼热蒙古汗位。他也知道忽必烈是他登上汗位的劲敌,于是想尽办法诱使驻扎燕京附近的忽必烈回到草原,好威逼他就范,自己再顺利的登上汗位。
忽必烈也不是傻子,自然看的出阿里不哥的想法,所以不肯离开自己经营多年,完全在他掌控之下的中原。两方之间的使臣不断来往,却始终不能寻求平衡,双方矛盾日益激烈。
一直到公元1260年,忽必烈抢先下手,先是拘禁阿里不哥的亲信使者脱离赤。随后抢占先机,在开平城宣布继大汗位。不久阿里不哥也在哈拉和林被蒙古本土贵族推举为大汗,双方形成对峙之势。在阿里不哥和忽必烈之间,从支持者上看,阿里不哥更为有利。在分封的各大韩国中,钦察汗国、察汗台汗国以及窝阔台汗国都支持阿里不哥,忽必烈却只有伊儿汗国一个支持者。
阿里不哥继承汗位不久,当即率领大军南下,分东西兵两路,由旭烈兀子药木忽儿、术赤后王合剌察儿以及阿兰答儿统领,兵锋直指忽必烈手下攻击四川前线退回的攻宋主力。后阿里不哥的左路军以宗王为帅,而且直接威胁汉地政治经济中心燕京。
不仅仅是自己的主力部队,连自己的老巢都受到威胁,忽必烈当然坐不住,亲自领兵对抗阿里不哥南下部队,并且以移相哥、纳邻合丹两位大将为前线。
历史已经证明,最后是忽必烈取得了胜利。尽管阿里不哥有众多蒙古汗国的支持,兵力也算十分强大,最终还是被忽必烈打败。
忽必烈击败阿里不哥一部的主力部队之后,以汗地为基准,一边收拢领地,一边安抚臣民,以确保帝国实力没有得到损失。
而另一边溃败远遁阿里不哥,最终在吉利吉思稍作休息。元气刚刚恢复,不甘心失败的阿里不哥再次率军来犯。他先是假装称降,向移相哥说自己是率众来归的。等到移相哥接受了他们,毫不设防之时,阿里不哥发动突袭,最终切了成功,占领和林城。
不过没多久,忽必烈就率领汉蒙两军北征,阿里不哥再次面临威胁。已经占据中原一带,并且得到极大发展的忽必烈,不是在草原实力得到一定恢复的阿里不哥能比的。
两军遭遇之后,阿里不哥一部果然大败,忽必烈毫无争议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