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街道司 第(2/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愣起来,踏踏实实过日子罢。

    汴京本是干旱之地,前朝建造通济渠引入“汴水”,被记载为“当天下之要,总舟车之繁,控河朔之咽喉,通淮湖之运漕”。①

    汴河两岸是热闹的街巷,虹桥左右商铺林立,车水马龙。而桥西贴着城墙边座落了一家“税务司”,税官正坐在堂前,处理公务。

    谢洵正往税务司赶,却见方才无意撞到的小娘子从对面的街道司出来,她跟在另一人身后,哭丧着脸,实在是有趣。

    跟在身后的青弦疑惑,他家小郎君怎么突然笑了,怕不是前些日去城外累坏脑子了?变成痴呆了。

    那可不行,要是夫人怪罪下来,他也担当不起,待会路上就去济世堂给小郎君抓一副药罢,只是这症状是肾虚还是脾虚呢。

    谢洵把心思收回,转身进了税务司。

    近来朝廷派出的商队带回了不少新奇的事物,其中一样便是“木棉”种子,据说能长出一种叫棉的东西来,采摘后织成棉衣还可以在天冷时御寒。

    谢洵听完就对此起了兴致,立刻托关系弄来不少种子,只可惜现下已经过了播种的时节,要等来年才能种植。今日前来也是为了此事。
    堂前男子头戴官帽,执一笔在纸上书写,一旁小吏正耐心磨墨,淡淡墨香与檀香牵绕堂前,叫人闻了觉得舒心。

    这税官也是与谢洵相识的,见他来了立刻起身行礼:“谢郎前来所谓何事?”

    谢洵朝他回礼才道:“我从杭州带回一批新的货物,现下货物还在运回的路上,如今前来是为了提早备案交纳赋税,还望何大人行个方便。”

    进城的商人拿了“引子”到当地税务司登记,所售商品还能减免不少赋税,这是朝廷惠民的好政策,税官自是应下这事。

    谢洵与税官寒暄几句便从税务司出来,忽地定在街上青砖一动不动。

    身后的青弦没注意脚下,一头撞了上去,哎哟一声:“小郎君怎么停下了……”

    谢洵拧紧眉,颇为嫌弃地跟他拉了段距离:“若是有眼疾该去找郎中,而不是撞上来。”

    青弦边揉头边在背后小声嘀咕:“方才那小娘子撞了你可不是这么说的……怎么到了我这就被训了。”

    谢洵背着手,面无表情睨他一眼。

    青弦被这一看,也知道小郎君有些不耐了,立刻提着心吊着胆,不敢再作祟,只想起来一事:“夫人先前叫人传话,说小郎君再不成亲,她便在家中设宴,请全城世家大族的小娘子来,为小郎君挑选佳人……”

    左右还是谈他的亲事,自谢洵弱冠以来,母亲无一日不是在操心这事,这次去杭州也叫他有了喘息的间隙,如今更是没耐心听完就甩开衣摆,迈着步子离开。

    青弦望着他的背影,喃喃道:“小郎君怎么就走了……夫人可是说了,要把他关在宅里直到亲事有着落了,如今小郎君回去可是自投罗网啊……唉!”

    “亲事?”

    陆琼刚从汴京回来,路上便遇见媒妇王婆子,拉着她的手谈心。先是疏解她这些年照顾妹妹的不易,再是到了适嫁之龄,该寻一门好的亲事。还说沈家小郎君不错,年仅二十已中举人,如今正在汴京城的学堂讲学,教的是什么书来着?

    陆琼接上话:“四书五经?”

    “好像是。但这不是要事,重要的是小娘子怎般想的?再过些年,可就找不着这般条件好的,要知道以沈小郎的学识地位,城中不少女子也倾心与他。”王婆子苦口婆心劝道。

    陆琼被连着催婚两次,属实有些无奈,只好耐心拒绝王婆子。

    见她油盐不进,王婆子便不再费口舌,终身大事定然马虎不得,她缓了缓:“可我还要回去交差,小娘子要不再想一下?”

    陆琼也知道她是拿钱办事,自是不好为难人,只说她现下不打算考虑这事,叫沈家人另选良人。

    临走前给王婆子五个铜板:“如实说便是,莫要添油加醋,平生是非。”

    王婆子把铜板塞进裤腰带,告别她:“陆小娘放宽心,保准替你带到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