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第 15 章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数将士英魂散落在长安城,空余长恨,找不到回家的路~”
“三郎你也喜欢看话本呀!”话是这么说,张华华最终还是妥协了,睡在里面就睡里面吧,至少里面暖和。
早上起来,福伯只能委屈在小灶上做饭,因为大灶已经被张华华征用了。
一支支山楂均匀的裹上熬好的蔗糖浆,张华华把昨晚炒的芝麻均匀撒在表面。一个时辰后,百来支糖葫芦,整整齐齐的立在四个稻草把子上。
张华华依旧决定去西市,今天出门早,街上蛮热闹的,有洗衣裳的妇女、挑担的货郎、巷子里疯跑的小孩。张华华融入人群,但那造型独特的稻草把子还是让她脱颖而出。
……
长安城百姓生活富裕一些,而且长安人喜爱甜食,他们对糖葫芦的接受度比张华华想的还要高,三十支转眼就销售一空,因为她的特殊定价,大多数人都抱着便宜一文钱的心态买两支!
回家拿着另一个稻草把子,她决定继续在怀远坊绕圈。西市购买力肯定更高,但冰糖葫芦制做方法不难,容易跟风。还是先小范围收割一波,已经委托李文志帮她尽量收购山楂了,等她垄断一部分市场再去西市。
有个眼尖的胡服少女发现她除了抱着糖葫芦还挎着一个篮子,“这个是什么。”
“这个是果丹皮,也是用山楂做的,您买了两个糖葫芦,我送您一块尝尝吧。”张华华拿了糯米纸裹住一个果丹皮递给少女。
对于她这种大方的行为,这个少女进行了更大方的回馈。她包圆了她的果丹皮。
遇见大户了!果丹皮一文钱一块,利润比糖葫芦还高呢。张华华索性把剩下不多的绿豆糕也送给了她。
张华华毕竟是经历过现代繁荣商业的人,深谙消费者的心,不到中午就把货全卖完了。
如今正快乐的抱着装钱的箱子穿钱。今天糖葫芦收入560文,果丹皮收了200文,一共760文,减去成本300文,一天赚460文,利润已经比张家卖猪肉还要高了。
下午,李文志和车夫赶着牛车,将采购的山楂给她送到家。
“这些是一千斤,质量我替你把过关了。 ”接过张华华递过来的热茶。
“收的长安和万年县周边乡村的。对了,兴成渠有个商人运来了几千斤的山楂你要不要。他是从咸阳周边收的,打算运到潼关,我回来的时候正好路过渡口,被我截下来了,你要是要的话,咱们赶紧去谈。”
李文志今天奔波一天,四处为她收购山楂,这会脱了手套喝了口热茶,舒服的长出一口气。
“要呀,怎么不要,你先卸货,我把帐先结给你!”张华华痛快的答应。
“一斤按两文收的,一共两千钱,我要收半成佣金,一共两千零一百文。”李文志做事细致,因为帮她收购,忙上忙下跑腿,所以半成的佣金全都得张华华出。张华华痛快给他结款。
张华华拉着郭三郎进屋,“我跟李文志去看看,咱也不多收,今天我和福伯轻松出了卖了一百二支糖葫芦,就算是三十斤山楂,感觉还有余力,一天按五十斤算,再加上十来斤果丹皮,卖到年前,咱差不多还能吃下两千斤的货!”
“随你吧!”郭三郎本来以为她会迅速被现实打醒,没想到她做生意还挺顺的,既然如此,他也没理由拦着她了。只是……。
“娘子,”郭三郎叫住张华华。“《选举令》规定,官人身及同居大功以上亲,自执工商,家传其业者不得仕。娘子,不要搞出太大动静。”
张华华震惊了,她的知道的事广而不深,知道唐朝商人地位地下,万万没想到生在商人家庭里,连仕途都走不通。“那我这小食生意会影响你吗?”
郭三郎叹了口气,“只要你不交租铺子的间架税。应当问题不算大。”
张华华答应了,看来之前的计划要从长计议了,她总不能毁了郭三郎的仕途吧。
牛车跑的慢,李文志重新雇了一辆马车,三个人不一会就跑到了客商停泊的渡口。
据李文志说,这个商人姓董,单名一个齐字,靠茶叶发家,天宝二年凿通渭河南岸咸阳至潼关之间的三百里古漕渠后,他就来往于潼关与咸阳倒卖各种货物,他的山楂价格恐怕比长安下乡收购的要贵一些。李文志让她做好砍价的准备。
来到渡口,李文志为她引荐了这位董姓商人,彼时他正在和另外一位客商交谈,她没想到这位董姓商人年纪不大,应该不到三十,絮着精心修剪过的胡子,面色白皙,带着唐代大多数男士都喜欢戴的黑色幞头。
不料这位叫董齐商人更惊讶“这位……就是您说的要买几千斤山楂的商人?真是女中豪杰啊!”
“……做些小买卖,比不上董大老板。”张华华笑呵呵的跟他打招呼。见他真诚笑脸,感慨做买卖的真的好会说话呀。叫人一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