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同榜和罪证 第(2/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了,其实原本人家也没必要帮我们。”

    巧莺沉思着说:“我总感觉在哪里见过这位沈公子,又想不起来,奇怪。不过他也认得姑娘,姑娘记得起吗?”

    “我们没见过,他可能是从别人嘴里听到的。”柳乐摇摇头,将屋子打量了一番。这里大概是沈泊言平日办公之处,靠北墙立着一只竹制简易书格,四层上面都堆满了文书,虽然整齐,但也看得出是匆忙间做过一番整理;她和巧莺坐在南面,两张竹椅十分蹩脚,稍微动一动就要咯吱乱响,且式样还不同,恐怕一只是由别处临时借了来的,背后的一张长桌同椅子一般做工粗陋,不过擦抹得很光亮,桌上有一只小小印盒,几张白纸,砚中盛着新墨,蘸了墨的毛笔架在砚沿上——本来他正在书写,却把手头的公事打断了。柳乐不禁有些奇怪,这位沈公子看来比计晨小二、三岁,又是同榜,可见年纪轻轻却才华了得。他口里所说的钦佩等话是通常的谦逊之语,作不得真,他与计晨互不相识倒可能是确实,——他究竟为何这样热忱?

    她与                                                巧莺说一会儿话,便沉默地坐着,等了一炷香工夫,沈泊言急匆匆跑进屋,不及平定气息,说:“见到了,计年兄无恙。确实有人看着,在下没能带到话,但在下亲眼看见了年兄本人,千真万确,若有虚言,天打雷劈。”

    柳乐急忙起身,向他盈盈一拜:“沈公子不用发此重誓,我相信公子,公子大恩大义,无地可报。”

    沈泊言不敢去扶,慌忙回礼:“柳夫人快别如此,折煞在下了。”

    重新坐好后,沈泊言说:“在下问明了,计年兄的确不和其他人在一处,刚才在下过去时,门外头有人立着,幸而在下认识那人,这次回来又正好还没见他,就上去叙了几句闲话。只怪在下愚笨,没寻到合适的说辞,只能假作无意往屋内瞧了瞧:年兄正在读书。”说着,沈泊言心折地笑起来,露出洁白的牙齿,“若在下易地而处,早就惶急得不知如何了,计年兄屈陷在此多日,却能视若等闲,果然是洒脱真英雄。”

    柳乐心想这位沈公子果然是纯良率直之人,喜道:“家夫蒙冤,已是无可奈何之事,但若他能苦中作乐,对全家人乃是莫大的慰藉。沈公子实在是帮了大忙。”

    沈泊言即刻显出懊悔之色,好像为自己的笑过意不去,歉然道:“在下该为计年兄挺身而出,只是人微言轻,什么都做不了,惭愧得紧。但在下相信其中必有误会,不日定将大白于天下。”

    这便够了。柳乐心中充满了感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

    沈泊言又说:“刚才我还问到一事,原来计年兄还没有提审。”

    “因为同案犯还没有押解到京。”柳乐说,“我们问来问去,总是这一句答话,不知虚实。”

    沈泊言凝神想了想:“这倒也是有的,果真如此,那暂时还没有案卷,不过在下也可以从别处得知案子的情况。此外,在下保证,尽早把柳夫人的话转告计年兄。明日这个时辰,柳夫人是否方便再过来?”

    “方便。”柳乐连忙点头,“我每日都来。”

    “那请柳夫人先回,在下再悄悄打听一下,明日柳夫人来时,还来这里找在下。”

    柳乐感激不尽,“沈公子千万谨慎些,万不要因此累你被人责怪。”

    “请柳夫人放心,我有办法。”沈泊言自信地说。

    终于巴到第二日下午,柳乐按时到了大理寺,径直来见沈泊言。沈泊言与前日又不同,只简短地招呼了一声,将她们让进屋,脸上便恢复了严肃的神色,回身把门半掩了,急忙地说:“今日上午才得到的消息,好像是在尊府上找到了些东西。”

    “找到了什么?”柳乐惊愕问道。

    “这个在下还不知,找到的物品没送来大理寺,在下猜测是刑部收了去。在下还听到风声,荥阳那边几个人已经到京,并且押到刑部了。在下想,这件案子可能不会在大理寺审,如此看来,计年兄恐怕很快也要去刑部。”

    “在家里搜出了罪证?”柳乐又问一句,想不出会是什么,瞠目对着沈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