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赐婚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的余地。
怡安心里明白,但那日还是抱着一丝侥幸进宫面圣。
结果也在意料之内。
百景见如瑜脸色不好看,终于回味过来,她试探地问:“这婚事…是不是背后有太后推波助澜。”
她跟在怡安身边四年,多少也知道些事。
比如今上与怡安是异母姐弟。怡安的母亲是早亡的先皇后,今上的母亲是继后,也是当今太后。
太后妒恨先皇后,与怡安向来是面和心不和,没少暗自挤兑怡安。
如瑜摇摇头,“天威难测,岂是你我可知。”
百景苦下脸,道:“若是……若是驸马还在,便不会有这些事了。”
怡安今年二十有六,曾有过婚配,她十八岁时嫁给清贵世家探花之才的裴家二郎,裴仲雅。
说起裴二郎,曾有人这样称赞他,“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由此便知,当年的裴仲雅是怎么风华正茂的神仙郎君。
虽然外人对怡安与裴仲雅的婚姻多有评头论足,但百景所见的二人相敬如宾恩爱不移,是她心中神仙眷侣的模样。
但可惜完人遭天妒,三年前,南方爆发洪水,裴仲雅领职奉旨治水,不幸死于民乱。
怡安失去丈夫,今已守寡三年。
提及裴仲雅的死,无人不惋惜。如瑜沉默片刻后道:“这样的话,不要在殿下面前说。”
“我知。”百景揉了揉眼睛,她受公主与驸马的恩惠良多,自是时刻感念。
一时,她心中对怡安与陆策宣的婚事更加愤懑,“要赏赐个将军,我大泷朝什么没有,偏偏要赐婚。”
她跺脚,“一介武夫,定是生得又老又丑、粗鄙狂放,听说还有个儿子都十四岁了,这样的人怎么配得上我们公主!”
-
屋里。
怡安目光落在书行上,心却迟迟恢复不到之前的平静。
一桩圣旨,几乎是轻飘飘定下了她的下半生。
裴仲雅死后,怡安的日子虽平寂了些,却也不算难捱。她也从未想过再找其他人。
这倒无关对先夫持节守贞,单纯是怡安已经歇了这方面的心思,无心再找。
况且,良人难遇,一个裴仲雅就很好。
但与陆策宣的婚事,却并非想与不想、愿与不愿、情情爱爱这么简单。
陆策宣此人是位奇人。
据说,他出身颖州淮乡农户之家,十四岁参军,因在战场上屡立军功,年纪轻轻便晋为中 郎将。
十年前,怡安的皇叔荣王谋反,鸩酒毒杀先皇,发动宫变。
叛变被七日镇压,当时,正是还是中郎将的陆策宣一举斩落荣王头颅,平息叛乱。
先帝被毒杀,新帝登基,立下奇功的陆策宣听封侯赏,官拜将军。在庆功宴上,又被发觉陆策宣与手握重兵的异姓藩王定远王十分神似。
原来,他是定远王流落在外的独子,本就风头无两,一朝又得以认祖归宗,成了定远王世子。
新帝登基初期,朝野根基不稳,周边四国趁机合力攻打泷朝。
于是,陆策宣又率四十万定远军,出兵退敌。
这一仗打了十年,大获全胜。
说起陆策宣前半生,简直是波澜壮阔。
且传言他为人刚正,治军严明,知人善用。
陆策宣曾有位早亡的发妻,应是他在淮乡时所娶,发妻早亡,给他留下一位独子。他多年洁身自好,带兵打仗不误独自拉扯儿子长大。
一位从将才与私德上都无从诟病的将军,符合所有百姓对英雄的幻想,在民间威望极高。
如今,他一力退四国,历时十年,守住泷朝江山,说一句功高震主也不为过。
怡安个人而言,对这位传闻中战功赫赫的陆将军是敬佩的。
但若站在皇帝的角度,有这样一位声望过人又手握重兵的将才臣子,未必是好事。
因而,此时的赐婚便显得微妙。
一位皇室公主,还是曾嫁过人的皇室公主,许给一位功高震主的将军。
……
怡安心烦,遂放下书,她抬手捏了捏山根处,闭目养神。
许是饮下的药汤起作用,不多时,怡安沉沉睡去。
如璋守在边上,动作轻盈地将书收起,替怡安掖了掖绒毯,又示意下人添了些炭火,以免冻着怡安。
约莫申时,怡安被唤醒。
如瑜的声音在耳畔响起,“殿下,殿下。裴府来了人,裴四小姐过来了。”
怡安睁眼,眸中茫然片刻,然后道:“逸书?”
“是,四小姐在正厅等候。”
怡安这才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