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41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算了,即便他们再三再四恳求,陛下也不会采纳他们泰山封禅的意见的。

    若是强求,陛下或许还要治他们的罪呢?

    【刘秀的这一次东巡,巡幸了鲁地、路过了泰山。

    又二年,建武三十二年正月,公元56年的正月。

    某一天,刘秀在夜间读了《河图会昌符》,这本书里面都是关于谶言、符瑞之类的书。

    他在这本书里面看到了这样一句话“赤刘之九,会命岱宗,不慎克用,何益于承,诚善用之,奸伪不萌”。

    这里的“赤刘”就是指大汉朝的意思,“之九”,刘秀正好是刘邦的九世孙,所以“赤刘之九”指的就是刘秀。

    岱宗,正是泰山。

    这句话的意思便是刘秀会在泰山承受天命,如果不慎重去封禅的话,对于承继大业又有什么好处呢?假如能够诚善落实,认真去封禅的话,今后奸诈虚伪的事就不会再发生。

    原本刘秀是极力反对封禅的,但是猛不丁地看到这句谶语,他的内心也就动摇了……

    于是他又让他的女婿梁松去查一查《河图》、《洛书》中有没有九世封禅这一信息。

    梁松查了之后就上报刘秀,说确有其事,而且还罗列了一大群臣子,一同上书请求刘秀泰山封禅。

    虽然说刘秀本人对谶语没有完全一根筋地相信,但如果他前去泰山封禅真的能够使得国家之后再无奸诈之事发生,那何乐而不为呢?】

    刘秀无奈扶着额头,哭笑不得……

    另一边的臣子们双眼冒光,这……好啊!柳暗花明又一村,原本他们以为没有希望了呢!

    如此圣名的君主不去泰山封禅那岂不是可惜了……

    【所以这一次,刘秀终于准奏了。

    他下令让梁松去查一查当年汉武大帝是怎么进行的泰山封禅,这个礼节仪式到底是怎么样的,都得查一查。

    查完之后,刘秀就严格按照当年汉武大帝的仪式进行了泰山封禅。

    同年四月,刘秀下令将建武三十二年改为中元元年,也就是公元56年。

    到了第二年,中元二年的时候,刘秀已经是六十三了,而这一年也是刘秀生命当中的最后一年。】

    天幕下,百姓和臣子冷不丁地听到皇帝的寿命时纷纷内心惶恐。自古以来,皇帝驾崩就是一件足以让整个王朝的运行卡住的事情。

    此时的刘秀却没有任何过多的感触,他笑了笑,“人都是要死的,皇帝、百姓都不例外。你们作甚这番模样?朕也是人啊!”

    “何况,朕还有二十几年呢!”刘秀说着说着突然笑了笑,“指不定你们其中有人还活不过朕呢,瞎操心什么……”

    群臣:……

    陛下,您这话臣可就不知道要怎么接了……

    刘秀并不知晓,他此时无心的这句话却是事实,“云台二十八将”中多数人都没有活过他,他们比他还要早早离世。

    不只是云台二十八将,甚至一代名将马援也死在了刘秀的前头。

    【六十三岁的刘秀年事已高,但是他依旧勤于政事,每天日出时处理朝政,日落的时候才罢,夜间呢,他还要自己偷偷加班处理政事。

    他的太子见老爹六十三岁了,还如此不知疲倦,就找了个机会向他老爹谈话。

    他说,陛下您呐,向大禹和商汤一样贤明,但是却不会享受黄帝和老子的养性之福,儿臣希望您保养精神,悠闲自得,求得清净安宁。

    太子这么一说,刘秀就笑了,他说,我自己乐意这样,我不认为这是疲倦。

    成语“乐此不疲”也正是出自此处。

    对刘秀来说,能够处理政事,是他最为开心的事情,或许在处理政事中他能为百姓谋福祉,让老百姓过上美好的生活,这才是刘秀快乐的来源。

    刘秀,虽然是皇帝,但总给人一种“快乐的打工人”的幻视。】

    “六十三岁,朕还能为大汉,为百姓做事,这是朕之幸也。”刘秀微微笑着道。

    【同样也是在这一年里,倭奴国来中原朝见大汉皇朝的帝皇刘秀。

    倭奴国,也就是如今的日本。

    其实汉武帝时期就有倭奴国来朝见汉武大帝了。

    当时的倭奴国在三韩之间,也就是朝鲜半岛的马韩、辰韩、弁韩附近。

    他们以山岛为居,一共有一百多个国家,这其中的一个国家就相当于中原当时的一两个县城那么大而已。

    自从汉武大帝灭掉朝鲜之后,倭奴国中的这一百多个国家中就有三十多个国家派遣使者带着翻译官出使汉朝。

    而此一次,倭奴国中最南边的一个小国家就带着朝贡来面见刘秀了,刘秀也赐予了他们印绶。

    作为后来人,只能说这个国家就是祸害,哪一朝的皇帝要是能将他们铲除,那可真是举国都要欢庆了。

    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