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43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联姻模式建立以后,刘秀之后的皇族和豪强的势力越来越近,甚至每一任皇帝都是某个豪强,某个家族的外孙、外甥什么的。

    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层关系,地方豪强瞬间化身朝廷中枢势力,他们可以快捷地通过皇权姻亲的关系进入朝廷的权利核心,并且逐步把持朝政,他们形成了一股完全可以和皇权对抗的政治势力。

    这只是政治上,经济上这些豪强拥有大片的土地、山林川泽。】

    刘秀闻言,心中顿时一沉。

    地方豪强在王朝的中后期直接进驻国家权力中心这一点,他在位绝对不会发生,后来的皇帝怎么解决他也无从干涉。

    但经济上,他们兼并土地这一点,在今时今日早就有了端倪,他也一直在考虑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关于这一点,刘秀在的时候就已经发生过这样的问题了。

    当时北海大族公孙丹新建房屋时,他们请来的占卜师认为一定要有人死去才吉利。

    嗯……很难评价,为什么反而要有人死去才吉利,但当时的占卜师就是这么算出来的。

    因此呢,公孙丹就让自己的儿子杀了一名路过的行人。

    这件事被“硬脖子”董宣知道了,他直接将公孙丹父子逮捕杀死,公孙宗族的亲信共三十余人拿着兵器到董宣的官府叫冤。

    董宣这个连面对皇帝都不愿意低头的人会怕那才是见了鬼。

    他直接将这三十余人全部逮捕起来,并处死。

    酷吏不愧是酷吏……其实他的行为没有错,要在汉武帝时期,仅凭着聚众带兵器就可以灭三族了。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刘秀居然以“滥杀无辜”的罪名将董宣降职了。

    是刘秀真的想这么做吗?不是的,因为这一时期天下刚刚平定,各方政策不稳固,这些豪强兼并了大量的土地,拥有自己的部曲,如果这件事处理不当的话,很容易造成极大的祸患。

    所以刘秀降职董宣其实是以退为进,先安抚他们。】

    此事还未发生,刘秀抿唇,他蓦然感到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地方豪强势力竟然迫使他妥协了?

    第235章

    【当时因为时局的问题,所以刘秀没有办法一下子解决他们,只能以降职董宣来安抚他们。

    然而等到公元39年,天下局势稍微平定了,刘秀立即推行度田制度,清查各州郡人们占有的田地数量和户口年纪,以此来限制豪强大家兼并土地和奴役人口的数量。

    度田制度的推行严重地侵害了豪强们的既得利益,于是他们聚集部曲,威胁地方官吏,谎报自己的土地和奴隶,而把农民小地主的房舍都作为田地,一并丈量,煽动这些人的不满情绪。

    这是刘秀与地方豪强的第一次交锋。

    当时的刘秀察觉到事情有可疑之处,为了让天下人明确他决绝的态度,他以度田不实之罪诛杀了十几个郡的太守,并且下令全国加紧度田。

    刘秀的态度不可谓不强势。

    而他身为皇帝,态度如此强势,豪强们也并不害怕,他们迅速拉拢无知的百姓武装起事。

    刘秀一看,这还得了,此时天下已经平定有几年了,此时的刘秀可不是当初那个需要先安抚这些地方豪强的皇帝了。

    所以他也不妥协,一再发兵镇压,这才让度田制度得以保留下来。

    而度田制度从出土的文物中可以推测,这项抑制豪强兼并土地的政策至少是延续到了东汉的中期。

    所以说刘秀在针对地方豪强上并非毫无作为,只不过是后来的帝王压不住了,度田制度消失了,才导致的豪强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

    刘秀额心突突直跳,原来他废了这么大的功夫保住的度田制度在自己的子孙手中断送了,这……

    这到底是哪个皇帝!哪个皇帝的朝政大权居然如此羸弱。

    保不止度田制度,豪强兼并土地的问题必定是愈演愈烈,何况皇帝压不住豪强,那么皇帝在朝政上的说话权岂不是就此旁落了?

    【接着我们必定要讲到一项制度“任子制度”。

    任子制度就是任用子弟为官的一项制度,这项制度开始于西汉时期,当时的规定是“吏二千石以上,视事满三岁,得任同产若子一人为郎。”

    两千石以上的官员,认职满三年,就能保举子一人为郎。

    这项制度到了东汉时期,任子范围扩大了,不但没有任期限制,甚至连校尉,尚书秩俸等低于两千石的官员也享有任子特权。

    这种选拔官吏的制度,其弊端日益暴露出来,出身大族的官吏为了把持朝政,扩大本家族的利益,互相推荐自己的亲属故旧,因此豪族子弟进入了官场。

    这是除却联姻制度外,豪强子弟进入官场的手段。

    因此他们一个个不断形成了以家族为势力的政治势力,最终威胁了中央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