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第十章 西行漫记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不但是他,以往先祖的画像也都是这样,当初虽然是上好的纸,然而经历了这样久的年月,都已经发黄变脆,蜡黄的纸,就好像肝病人蜡黄的脸,老祖母们的画像则是一味端庄雍容,好像每个人都是非常贤德的,有时候黄菲突发奇想,竟然想到将来母亲的身形相貌画在上面,只怕也是一样,仿佛是一个心满意足的贵妇人,虽然自己分明知道,母亲背地里对父亲有多少诅咒。

    所以对于画像中的祖父,黄菲实在难以发生亲切感,她心目中的爷爷,就是朱老总这个样子,宽厚,慈爱,豁达,善良,而且又十分坚强,如果自己能有这样一个祖父,该有多好。

    黄菲伸长了胳膊,将日记本递到了总司令的面前:“朱老总,帮我题个字吧,请多写几句话!”

    朱德从密密麻麻排在面前的十几个笔记本中,拿了这一本,认真地看了一看面前这一个年轻的学生,女孩子兴奋得脸都红了,无限憧憬地望着自己,他笑了一笑,仔细想了想,用钢笔在日记本的扉页上写了两句话:“中国妇女觉醒之日,就是革命胜利之时,中华民族的解放,就是妇女的解放。朱德一九四一年六月十五日”

    然后将日记本向前递回给了黄菲。

    黄菲接过日记本,立刻将它紧紧贴在胸口,心中无限欢喜,只觉得这是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宝物。

    这一天报告会散去之后,吃过了晚饭,黄菲与景斌沿着延河漫步,谈着这一天报告会的感想:“美国对中国的抗战是支持的啊!”

    景斌点了点头:“史沫特莱女士回到美国,一定会为我们宣传的。”

    黄菲感叹道:“国外的很多人,都对中国很友好的。”

    景斌深有同感:“是啊,中国的抗战,需要国际上的支持,很多国际友人,都对中国的抗战和革命很热情的。”

    一说到国际上的朋友,黄菲立刻想起了一个人:“啊,我知道的,斯诺先生,还有他那一本《西行漫记》!”

    景斌笑了起来:“是的,埃德加·斯诺,他的那一本写延安的书,在中外影响很大,记得你曾经说,从前也是读过的。”

    黄菲重重地连点几下头:“是啊是啊,这本书真是太好了,我反复看了几遍,就是看了这本书,我才下定决心来延安。”

    于是黄菲絮絮地说起自己读《西行漫记》的感受:“真的是太好了,延安,苏维埃,如果欠了债,由男人负担,他还要付孩子的生活费!”

    假如离婚,有债务的话,妻子是不负责还债的,养孩子的大部分费用也是男子要出的。

    当时读这一段话,黄菲的心特别激动,想到了自己的大姐,她的嫁妆给丈夫夺去变卖了来还债,大姐是家中第一个孩子,虽然是女孩,双亲对她也比较疼爱,以为后来还有许多的希望,很不必急于一时,她当年出嫁的时候,家里给了大笔的嫁妆,本来以为她靠着这些财物,可以在夫家有地位,最起码可以保持住自己的生活,哪知丈夫生意失败,都给抢走了。

    从那以后,黄菲便陆续知道了许多这类事,大姐的丈夫还算是正经的,赔钱是为了做生意,另有一些男人就更加糟糕,吃喝嫖赌,败坏了家业,弄到把妻子的嫁妆也赔进去                                                ,还有的丈夫用妻子的钱在外面包养情妇,简直就是邪恶了,黄菲听了,就感觉极其的恶心,又是憎恶又是胆寒,心惊肉跳,所以到后来看到《西行漫记》里面的这段话,简直是拍着巴掌叫好,这才是自己心目中的乐土,幸福的天堂。

    自此,黄菲便有一个憧憬,憧憬着延安,渴望有一天,可以站在这片美好的土地上,全是光明,没有一丝的灰暗,两年之后,她果然来到了延安。

    景斌笑着赞成道:“是的,延安,只有在延安,才是女子获得新生的国度,是梦想开始的地方。”

    然后,两个人便谈着景斌去到乡村的见闻,景斌两眼放着光,谈起他要创作的小说,他在农村住了半个多月的时间,与农民吃住在一起,还一同下田劳动,除了一条垄的草之后,终于得以一屁股坐下来休息,这个时候就一边大口喝着凉开水,一边听农友们闲谈,讲村里的事,对于生产,人们是多么的踊跃,尤其妇女同志,在妇救会的组织下,格外有热情,从八十几岁的老大娘,到七八岁的小女孩,要么下田,要么拾柴,干得热火朝天,简直有冲天的干劲。

    景斌兴致勃勃:“边区能够得以维持,有妇女一半功劳。”

    黄菲情绪也很是振奋:“国民党想要封锁我们,他封锁不住的。”

    外界运不进食物衣服,可以自己生产,如今同学们每天晚上,都纺纱到半夜,那几块田地也精心料理,白菜一棵棵都长得极为肥硕。

    景斌往口袋里摸烟:“只可惜也依然有二流子,有一些人,受了封建文化的荼毒,弄到游手好闲,非常的堕落,完全就是废人,虽然活着,却好像死的一样,当然倒也是无产者的,家里非常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