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第六章 本土偶像洪宣娇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都抛下了,唯独带了这一本,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住在招待所里,那本书大家传着看,后来就不知传到哪里去了。

    熊晖脸上一片好奇的神色,问起这本书,于是大家便讨论起谢冰莹的这本成名之作,十几年前的旧作,当年曾经名噪一时,这些年逐渐淡下去,文坛许多后起之秀,况且如今的时势,也不再是大革命的年代,尤其让何敏修感觉有点荒诞的,是谢冰莹这本书,其实是鼓吹国民党的,“咸宁满街都是我们的青天白日旗帜飘扬”,而更为讽刺的是,在那个时候,“反动派造谣‘共产共妻’”,也是说的国民党,而不是共产党,到后来国民党把这些污水都泼到了共产党的头上。

    于是何敏修便说:“黄菲是不是从小就想当花木兰?”

    这样一位民族女英雄,相对没有政治色彩,不涉及国共两党之争。

    黄菲咯咯地笑:“花木兰自然是很让人敬仰的,另外我从小听洪宣娇的故事,那一位巾帼英雄太神奇了,我从小就很向往洪宣娇。”

    太平天国那一场声势浩大的战争,自从民国鼎革之后,便不再给人当做是乱匪,而称呼为“革命”了,尤其在两广,更是为人津津乐道,洪秀全是广东人,而太平军揭竿而起则是在广西,距离桂林几百公里之外的桂平金田,像是父亲黄皓这样的人,虽然还把太平天国当做是“犯上作乱”,尤其是这些年共产党逐渐兴起来,他谈起洪秀全,更加没有好脸色,不过在市井乡村,那些种田的,织布的,女佣男工,闲着谈天的时候讲起太平天国,都是眉飞色舞,很是有味。

    自己的乳母詹妈妈就曾经和自己讲:“当年的洪宣娇,萧王娘,天王的姐姐,骑着一匹枣红马,手中两把柳叶钢刀,挥起来好像落雪一样……”

    当时听得自己心驰神往,花木兰的故事虽然传唱千古,毕竟年代久了,让人感觉仿佛只是一个传说,就如同女娲盘古一般,洪宣娇确实相当切近的人物,太平天国到现在,不到百年,许多故事依然是活生生的,那些人依然鲜活,好像就站在自己面前。

    所以纵然父亲一再说:“洪宣娇是假的,不过是给人附会谣传,就好像苏三娘一样,仿佛神乎其神,其实本来是个很平常的乡下妇人,借着萧朝贵才为人传说。”

    然而黄菲依然向往不已,有时候背着父亲,便向宁妈妈问起洪宣娇。

    偏巧宁妈妈对这些故事也是熟悉得很,她乃是大户人家的女佣,见闻更开阔一层了,便绘声绘色地讲起杨秀清背信弃义,与洪宣娇冷淡了,又迷恋上傅善祥,洪宣娇愤恨不已,便联络了许多人,拥戴天王,杀死杨秀清。

    黄菲耳朵里听着故事,头脑中设想着当时的场景,只觉得目眩神迷,好厉害的洪宣娇啊,自己将来并不奢求能够像她那样,成为一个掀起巨大风浪的人,只要可以成为一个女战士,也就很满足了。

    见黄菲这样兴致勃勃地讲述洪宣娇,何敏修感觉很有趣,眼神中满是趣味地看着她,参加革命的女同志之中,以花木兰为榜样的并不少见,然而像是黄菲这样,受到洪宣娇激励的,倒很是新鲜,听着洪宣娇的故事,何敏修感到,自己身上给虱子咬过的地方也不再那么痒了。

    又过了两天,一月十七号礼拜五的晚上,黄菲和几个同学坐在火炕上,热热闹闹地说着话:

    “这里的人真有意思,把‘我’称作‘饿’,说到‘我怎么怎么’,便是‘饿怎么怎么’。”

    “陕北的女孩子真是壮实呢,身体圆圆的,好                                                像一个桶,嘻嘻嘻嘻嘻……”

    “这里可惜很少吃到白米,不过延安的馍很好吃,白面馍,很有嚼劲的,倘若能时常吃到这种馍,那也是很好的。”

    黄菲猛点头,表示赞成:“陕北的馍真是好,虽然没有油,但很香,越嚼越香,有了这样的馍,我就很少想念桂林的米粉。”

    起初真是不习惯,这里要么是小米,要么是馍,有馍吃就是改善伙食了。

    陕北的馍其实是一种白面的发面饼,在铁锅里烙熟,不用加油的,烙到两面微微焦黄,就可以吃了,非常的劲道,吃馍的时候,用牙齿狠狠咬住,往下一撕,便扯下一块来,把那一小块馍就在口中细细地嚼,那一股麦香便渐渐地散发出来,虽然只是白面,不加任何调味料,然而却香得很,吃馍的时候倘若能有一碗羊肉汤,人便快活得仿佛飞到了天上,因此在逐渐习惯之后,延安的馍缓解了部分思乡之情。

    其她人嘻嘻地笑,潘岳荣说道:“黄菲,总是听你提起家乡的米粉,我想那米粉纵然再鲜美,终究不过是米粉而已,哪里比得上我们苏州,一年四季那许多好吃的东西?”

    苏州的菜肴茶食,那可是独步中国的,苏州人是顶懂得吃,也讲究吃,于是潘岳荣便将苏州的美食一样样报出来:鼠桂鱼、清汤鱼翅、响油鳝糊、西瓜鸡、母油整鸡、太湖莼菜汤、翡翠虾斗、松子糖,玫瑰瓜子,虾子酱油,枣泥麻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