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观察营地的地形 第(3/5)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护住兄弟们的性命,这些粗活何足道哉!待敌人来时,我定再站回城墙!”

    李婆婆接过古自宁递来的薄木牌,拂去额头上的一缕银发,目光坚毅而沉稳。

    战时药材的重要性,不敢有丝毫怠慢。

    她看着营地中那一批批受伤的士兵,暗自决定。

    必须用尽一切办法收集足够的药材,才能维持这片养伤基地的运行。

    李婆婆招来几名伤势较轻的士兵,指着营地西侧的山丘。

    说道:“这山间生有一些常用的草药,如金疮草、野艾叶,正好可用于消炎止血。

    但你们去时要当心野兽,不可走散。”

    士兵们纷纷点头,将背篓和采药的小刀背在肩上,朝山间出发。

    李婆婆目送他们远去,转头又吩咐留在营地内的几名士兵:“老木箱和破旧柜子里往往藏有老药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把它们拆开看看,或许能找到还能用的干药材。

    记住,药材要分门别类存放,不可混乱。”

    她又在药材区设立了一块薄木牌,仔细刻上每日的药材消耗记录。

    她每日检查木牌的记录,将药材的库存和伤员的需求一一对照,尽量避免浪费。

    每一次配药,她都会亲自过目,确保所有药剂浓度和剂量都恰到好处。

    每天清晨,李婆婆都会在火塘边架起药罐,亲自熬制药汤。

    她将新采来的药草细细捣碎,与从老箱中拆解出的干药材混合,加入清水后慢慢煮沸。

    药罐中的汤药逐渐变成浓黑色,药香弥漫在营地四周。

    她小心地控制火候,偶尔添柴,却始终不让火焰过旺,以免药力挥发。

    熬好的药汤被一碗碗倒入陶碗中,由士兵们送到伤员手中。

    李婆婆叮嘱他们:“每人三碗汤药,一日分三次服下,不可多也不可少。”

    然而,随着伤员增多,药材的储备越来越吃紧。

    山间草药虽有,但采摘不易,且远远无法满足需求。

    李婆婆眉头紧锁,心知仅靠几名士兵的力量不足以支撑整个养伤基地的药材供给。

    她思索再三,决定亲自去向古锦岩申请更多人手。

    一日傍晚,她拄着拐杖走进营地指挥帐,见古锦岩正伏案思索。

    她上前施了一礼,开门见山地说道:“古将军,如今药材紧缺,靠几名士兵远远不够。

    若能请城中父老乡亲帮忙,定能减轻不少压力。”

    古锦岩抬头看着她,略显迟疑:“如今城中也是兵力吃紧,让百姓出力,恐怕会引起不满。”

    李婆婆却一笑,语气坚定:“百姓也盼着将士能活着回家,只要告知他们,我们救的是守护城池的英雄,定会有人愿意帮忙。

    请将军准许我去召集一些老乡,帮忙采药。”

    古锦岩思索片刻,见她态度如此坚决。

    点了点头:“好。让陈猛随你一同前去,若有百姓愿帮忙,他负责护送回来。”

    李婆婆带着陈猛去到城中,挨家挨户说明情况。

    不少乡民听说是为救治守军,纷纷表示愿意出力。

    几位老人自愿跟随李婆婆上山采药,还有一些妇女愿意帮忙晾晒、捣制草药。

    两日后,一批新鲜药材和处理好的干药陆续送回营地。

    李婆婆看着这一筐筐药材,终于露出一丝笑容。

    她向帮忙的乡民一一道谢:“多亏了你们的相助,这些药定能救活不少兄弟。”

    回到营地后,李婆婆将新药材逐一分类存放,并在木牌上细致地记录每一份药的来源和用途。

    她又加固了火塘,用陶罐将药剂熬得更为精细。

    一时间,营地内的士兵们渐渐恢复了元气,重伤者的病情也得到了控制。

    古自宁来看望时,见药材区井井有条。

    忍不住夸赞道:“婆婆,若非有您在,这营地怕是早已乱作一团。”

    李婆婆笑着摇头:“只盼这些药材能派上用场,让更多的将士重返战场守护城池。”

    张小牛接到古自宁的命令,深知伤员们体弱需要食物补充体力,而营地的物资却极为有限。

    他决定想方设法,在城中搜集尽可能多的粮食,以确保每日能熬出足够的稀粥。

    张小牛带着几名轻伤士兵,从营地一路走入城内废墟。

    他们挨家挨户地搜寻,仔细查看残破的房屋和废弃的仓库,寻找任何残存的粮食。

    每次发现一袋干粮或一把米,张小牛都会小心翼翼地装进布袋,甚至连野菜、豆类、干果也一并带走。

    战乱中的赫沙城已经极为贫瘠。

    为不打扰百姓,张小牛还特意从空置的粮仓中搜出一些被遗弃的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