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等待着属于她的时机 第(2/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奔驰。
马蹄踏破薄雾,气势如虹,尘土飞扬中,骑兵们双腿稳固地夹住马腹,手中的长矛在行进中保持着稳稳的姿态。
她目不转睛地望着,默默记录下骑兵的战术特点——速度之快,出其不意,若在平地或空旷之处突袭,势如破竹,无坚不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她也看到骑兵的局限,若遇到复杂地形或山林茂密之地,骑兵的灵活性便会大大受限。
午后,她又悄然来到步兵的训练场。
步兵的阵型整齐,长矛如林,他们以稳重的步伐缓缓前进,阵势稳如磐石。
她看得入神,注意到步兵的稳固与团结,如钢铁般无懈可击。
心中暗想,步兵适合于防御和攻城之战,尤其在巷战和陷阱林立之地,步兵的密集队形与持久力便是关键所在。
她观察到领队的一声令下,所有步兵瞬间变换阵型,从横列改为纵队,行动迅速,毫无拖沓。
步兵虽缺少骑兵的速度与突袭力,但正因其沉稳和组织严密,才能在敌军来袭之时成为第一道坚固的屏障。
她的目光接着移向弓箭手的训练场。
弓箭手们成排而立,注视着远处的靶子,指尖拉满弓弦,身形稳如磐石。
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箭雨倏然射出,仿佛骤雨般划过天际。
她感叹弓箭手的精准与远程打击力,想象若是敌军在山谷突围时遭遇箭雨,便会如坠无边深渊,难以脱身。
然而她也注意到,弓箭手的箭矢虽迅猛,但若敌军接近,便会陷入被动。
她心中默默思忖,弓箭手适宜作为辅助兵种,在远程配合下迅速削弱敌军,防止敌人近身。
这些日子里,她一直悄然跟随在训练场边,每一个兵种的特点与作用她都一一记在心中。
纸上兵法再妙,也需通过真实的兵种配置才能发挥作用。
战场上千变万化,每一种兵种都有其适用场景和局限,唯有熟悉这些细节,才能真正实现书中所言的“因地制宜,随机应变”。
一日,她在观察之时,碰巧遇到了一位年长的弓箭手,名叫王锐。
王锐年过五十,臂力不如从前,但眼神犀利如鹰,箭术精湛无比。
他看出古锦岩并非寻常士兵,对她的观察颇有几分欣赏,便开口说道:“姑娘每日前来看着,不觉枯燥吗?
兵种各有其长短,若不亲身体验,怎知其真正妙用?”
古锦岩微微一笑,拱手行礼道:“晚辈虽不擅弓术,却深知此物妙用。
兵书有云,‘一箭可破阵’,我心中对此有许多疑问,想向王大哥请教。”
王锐闻言,饶有兴趣地说道:“破阵之道,不在弓箭之威,而在配合之术。
孤军奋战,无论多强,皆难取胜。”他将一支弓箭递给古锦岩,示意她亲自试试。
古锦岩双手握弓,虽无多年训练,但她依言拉弓,对准远处靶心。
王锐一边观察她的姿势,一边指点道:“战场上,弓箭手不能单独行动,须与步兵协同。
若敌军逼近,步兵在前列举盾,弓箭手在后掩护。
待敌人破盾攻来,弓手已退为步兵,再反击可将敌军重创。”
她在心中默默体会着这些教诲,将弓箭还回王锐手中。
战场上的各兵种如同棋盘上的每一颗棋子,若能协同作战,便如水银泻地,无懈可击。
在这片刻的交流中,感受到这些兵士多年的经验,知晓纸上谈兵之理远不及实战的宝贵。
数日下来,她逐渐调整了自己的心态,不再急于证明自己的见解。
自己目前不过是旁观者的身份,难以在军中一语生效。
于是,她选择放慢步伐,隐忍而默默积累,继续从这些老兵的口中汲取智慧,从他们的经验中勾画出真实的战局画面。
她开始专注于观察与学习,不再急于表现,而是心怀一份隐忍的决心,等待着属于她的时机。
一日,她站在步兵训练场外,见一支新兵小队正在练习横阵。
领队教官威严地大喊着口号,要求每个人保持整齐划一的步伐。
她注意到,新兵们虽有意想保持整齐,但节奏难以协调,阵型总是出现破绽。
教官的呵斥声不断传来,但士兵们仍旧难以维持步伐一致,阵列松散,未见威严。
古锦岩暗自思索,若将这些新兵放入实战,怕是连数步之内便会被敌军攻破。
她想起家族兵书中提到的一种方法,称为“连心步”,主张在训练中将每人的步伐调整一致,要求士兵齐心同进,彼此形成默契,避免阵型松散。
喜欢重生归来,姐妹互换请大家收藏:重生归来,姐妹互换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