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旬休归家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绒花娘子古代升职记》
新秋生早雾,九月初早下了一场蒙蒙细雨,雾又重,远处屋舍瓦落错落,似一副烟雨人家水墨画。
今儿是书院旬休的日子。
余晚桃推门出屋,迎面而来便是一阵凉意雨丝,她从墙边取了斗笠来,小跑着进了灶房,抖抖身上的水珠,生火烧水、揉面。
“这雨一下啊,天就变凉了。”,小细柳从侧屋檐穿着雨鞋走过来,手上抓着一把番薯叶,还有几颗辣椒。
她拿了簸箕来,拖着小马扎坐在灶口前剥番薯叶,仰头看余晚桃在剁馅料:“做包子吗?”
“包饺子,白菜猪肉馅的。”
小细柳点头,说:“菜地里那片白菜包得够圆呼了,很大一颗,等天气再冷些就可以割回来了。”
一入秋距离冬天也就不远了,等下了雪家家户户都猫冬,菜地里也种不活鲜嫩的蔬菜,只能靠着秋季时大量储存白菜、土豆、番薯这些耐放耐吃的,才能熬过一个冬季。
余晚桃看看外边雾蒙蒙雨丝丝的天,这雨一下,山里的板栗应该差不多掉完了,而且应该还会冒不少菌子,这时候进山能收获不少。
先前做的菌菇辣酱没剩多少了,趁这机会多做些正好。
水烧开后,余晚桃负责擀面,小细柳负责捏饺子,满一托就往里倒,自己做的饺子皮薄馅大,七八个就能装满一碗。
二人在灶房里忙活着时,院外敲门声笃笃响起,有节奏的敲了几下。
余晚桃只以为是上门来找事的蚕农,装没听见。
直至一柄桐油伞出现在竹篱笆外,伞下立着位身姿挺拔的漂亮读书郎。
“细柳姐。”,崔玉棠抬高音量唤了一声。
听闻声音,小细柳探头出去,见竹篱笆外高高站着的人,蓦地睁大眼,连手上沾着面粉都顾不上洗,忙跑过去给人开门。
“还以为你得下午才回来呢。”
院门开了,崔玉棠得以进来,先走到灶房外,见她们在包饺子,才背着书箱进了屋,再出来时换上了往日在家里穿的束袖短打。
“今儿早上书院里没课,又赶巧下雨,夫子说家里离得远的可早回去,我就回得早了些。”
“正好赶上吃饺子。”,余晚桃把第一锅饺子捞起来,迅速调了碗料汁。
外边下着雨,便不能在院里吃了,只得将桌子抬到灶房里。
好在灶房里的柴火垒得整齐,空出来的地方够摆桌吃饭的。
三人在灶房里到底有些挤了。
余晚桃把料汁分成三碗,“今年先将就着,等明年开春再加盖两间屋子。”
“我看后院地方宽,原本盖养猪棚的地方还空着,几年下来应该也没味了。”,崔玉棠吃了口饺子,满足地喟叹了一声。
他半是告状半是抱怨地同余晚桃说:“你给我带的吃食,游兄总来抢,都没吃够。”
余晚桃轻笑:“想吃下回带他来家里呗,反正上次说了,给伙食费就成。”
“游兄来做客,其他人定也吵着要跟来,那帮同窗闹腾得很。”,崔玉棠话里嫌弃人。
第一锅饺子吃完,三人都有些意犹未尽的,便下了第二锅,吃好后收拾碗筷,将剩下的饺子蒸出来,拿油纸包起。
崔玉棠见她拿了砍柴刀和蓑衣,“是要进山?”
余晚桃穿戴好蓑衣:“想去山里捡些板栗和菌子。”
“我去拿弓箭。”,崔玉棠去屋里取了弓箭来,也戴好蓑衣斗笠,挑了个大的竹筐背在身后:“你把砍柴刀和油纸包都放竹筐里吧,上面拿油布盖着,雨进不去。”
余晚桃让他稍微蹲下些,把东西放进去,临出门前叮嘱小细柳:“记着昨儿说的话,窈儿来了后好生招待着,村里旁的人过来都不要理会。”
小细柳应了声,也准备出门去村口等牛车。
细雨绵绵,秋色蜿蜒,村道两侧的树叶变黄了,被夜风打落下来一簇簇的,田野里稻梗发黄,草垛子被雨打湿,耷耷地滴着水。
往山里去时碰上了几个村里婶子,平时还打个招呼,这会却冷着脸扭身走开。
崔玉棠显然察觉到了不对劲。
待进了山,他才问:“可是村里出了甚么事?”
余晚桃踩着湿草丛往上走:“那千丝坊的管事来村里闹了一通,村里人都知道了我有一门赚钱的缫丝手艺,都不满着呢,觉得我私藏手艺不教他们,如今怨怼颇深。”
崔玉棠皱眉:“贪心不足。”
“不用理会那些人,我有法子膈应他们。”
余晚桃一路观察四周,瞥见了松针覆盖着的地方有白白的菌伞冒出来,走过去剥开松针一瞧,果然是窝鸡枞菌。
“一下雨,菌子就冒出来了。”,崔玉棠蹲下来,从竹筐里拿出砍柴刀,用尾部去撬菌杆根部。
这种鸡枞菌,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