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侯府夜宴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侄儿见过叔父、婶母……”

    李牧恭敬的行礼道。

    封建王朝最重礼仪,失礼轻则被人笑话没教养,重则小命不保。

    任何超越时代范畴的出格行为,都是对自己不负责。

    “都是自家人无需多礼!

    最近这些日子,你叔父就没少念叨。

    转眼就是五年,一晃牧儿也长大成人了。

    你的几个堂弟都在通和书院,那边是封闭式教学,月底才能回来。

    这两个是你堂妹,愣着干什么,还不过来见过本家堂兄。”

    侯府夫人的话刚说完,一大一小就走了出来,齐声见礼说道:

    “见过堂兄!”

    年长的堂妹七岁,有些腼腆不好意思。

    年幼的堂妹只有四岁,眼睛珠子转个不停,脸上写满了好奇。

    “两位堂妹安好!”

    简单的寒暄之后,宴席直接开始。

    封建礼法无处不在,一大桌子的菜,只有李牧和镇远侯两人享用。

    女眷直接在后院,另外开了一桌。

    ……

    “牧儿,你对朝中局势怎么看?”

    镇远侯一开口,李牧就知道考教开始了。

    在朝堂上混,能力可以不济,但政治眼光绝对不能拉胯。

    越是政治盟友,越需要互相了解。

    一个猪队友的破坏力,更胜过敌人千军万马。

    “乱!

    朝中派系错综复杂。

    清流和阉党斗得不可开交,保守派和改革派水火不容。

    下面还有以地域形成的浙党、楚党、晋党、秦党、鲁党、徽党、辽东派……

    几乎所有的朝中大员身上都有多重标签,政治立场随时可能变化,很难给予准确定位。

    侄儿远在汉中,实在是捋不清朝中派系。

    不过争锋的主要是文官和宦官,我们武将势微已久,很少参与各方争斗。”

    李牧坦然回复道。

    大虞朝的局势之复杂,同明末有得一拼。

    官员属于哪个党派,很多时候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而是由出生和所在的位置决定。

    “能够有这份认识,看来你确实长进了。

    京中的局势,比你看到的还要复杂。

    陛下想要做的事情太多,大家有些跟不上节奏,才有现在的混乱。

    不过出发点是好的,只是年少气盛,做事略微急躁了一些。”

    镇远侯的话把李牧吓了一跳,看似在为天元帝辩护,实际上语气中充斥着浓浓的怨气。

    大虞朝虽然不以言获罪,但直接非议皇帝,传了出去依旧是不小的麻烦。

    敢公开拿出来说,除了酒精的刺激外,恐怕也是不满情绪积攒到了极限。

    联想到天元帝继位后的一系列操作,李牧瞬间表示理解。

    今上继位之后,迫不及待的宣布改革,颁布了一系列政策。

    《裁撤冗员》、《宗室制度改革》、《开征矿税》、《改组京营》……

    单独来看的话,每一项改革,都对大虞朝意义重大。

    作为和朝廷深度捆绑的勋贵,最不希望看到局势滑落,对大部分改革措施都是支持的。

    一度李原还是改革派的中坚力量,直到去年皇帝下令《改组京营》。

    当时李牧还在汉中守孝,对具体情况不是很了解,反正最终结果是勋贵集团损失惨重。

    按照皇帝的意志,以十二团营为核心的京营被削减了三成编制,从京营和边军中抽调精锐组建了五军营。

    单纯的军事改组问题也不大,关键矛盾点在于人事任命上。

    五军营的主要将领多是从边地提拔,勋贵子弟只占据了边缘岗位,几乎被排除在了权力中枢。

    哪怕事后皇帝做出了安抚,可这种不信任的做法,还是令人勋贵们寒心。

    皇帝和勋贵出现裂痕,这样的好机会,文官集团自然不会错过。

    大量的资源向五军营倾斜,本就话语权有限的勋贵集团,在朝中的份量进一步降低。

    核心利益受损,原本坚定支持皇帝的勋贵们,立场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叔父,请放心。

    这次来京师,我就是为了履职,其他的事一律和我无关。

    除了等待朝廷任命外,其他时间就在府中待着!”

    李牧当即表态道。

    涉及皇帝的敏感话题,他可不敢接。

    作为勋贵集团在朝中的代表之一,镇远侯能够酒后吐槽几句没事,不等于他这个小卒子也可以议论。

    “你知道利害就行,倒也无需整日待在府中。

    一些亲朋故旧,还是需要去走动维护,不能让关系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