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出游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除了底座和前面驾驶座没变,能改的地方都以大俞最高水平工艺魔改。

    两侧也开有精巧的窗棂,池星正打了帘,好奇地向外张望。

    她本不想张扬,但实在是三轮车太过拉风,人坐着,车就自己开始动,古人的脑袋瓜子想破了都不知道这到底是个什么缘由,

    不由得都让出条路来。

    是以池星这路行的十分通畅。

    打眼一瞧,酒旗招幌好不热闹,行人或挑或担,或扛或背,或行或立,古色古香非常原始……

    嗯……

    屎尿味也是非常原始。

    古代的街巷根本不是电视剧演的那样干净整洁,

    街上骡子马牛,或是供人骑乘,或是拉车拉货,一路上五步一骡,十步一马。

    虽然屁股后面都挂有粪兜,主街清扫街道的条狼氏*也勤勉,但毕竟基建不行,城建设施,下水管道就这水平。

    而且除了畜生还有人,没有公共厕所,女子还好,那些管不住下、半、身没有羞耻心的男人,往墙根一站一蹲,就解决了屎尿之事。

    漫说这里的古代,满末的京城也都差不离,偶然冲浪看到的记载外国人评价那时京城“鼻子里无法容忍的恶臭”还无实感,如今真的是沉浸式体验了。

    粪屎堆叠,骚尿横流。

    苍天,要是回去谁再跟她说穿越好的,她真想把人拉来闻闻。

    走走走!快走!

    出了城。

    和风薄霭,岭上晴云,春日迟迟。

    入眼连片阡陌相通,农人遍布其间。

    桑柳吐绿,莺啼溪流。

    如此秀丽明媚的山野春光,才叫人活过来。

    春知雨时将帘子卷起来,秦净放缓了车速。池星池月一人趴了一个车窗。

    两人瞧的起劲,时不时再转头聊上两句这上京的田地,与竹溪村的如何如何不同。

    “灵女?”

    一人言,众人皆抬首。

    定睛一看再看。

    “灵女!就是灵女!”

    “是灵女的座驾!”

    突然的吼声,吓了池星一个激灵,猛地缩回马车,反应过来,又偷摸露出半张脸打量。

    田地里的农人,纷纷弃了手中的活计,蜂拥奔来。

    原来上京城郊的农户,大多会在春耕节之日前往城内,有那些起得早的,还要星夜前往,开城门就进,就为了抢一个能观看亲耕礼的前排,以求得到皇恩庇佑,来年丰收。

    今年不止求得皇恩庇佑,还亲眼得见灵女赐福,可给他们激动坏了。

    有那些个大胆的,还去试了神女赐的曲辕犁,一用果然省力。

    更有那起子脑子转的快的,盘算了一下换上新犁,省下的时间和力气,合计合计似乎能再多佃十亩地或是去荒山开荒                                                ,岂不又多了好些收成。

    尤其家里劳力多的,更为心动。

    于是呼亲唤友,连忙去拿了银钱去打犁。

    又一打听,司农寺公布了曲辕犁的图纸,十里八乡的木匠都去学了。

    司农寺的官员十分和蔼亲切,请了官家的木工,每日四场讲解曲辕犁制作,如果有没看懂的,还能当场问呢!

    于是那些木工活略过得去的,都想自己试一试,万一做出来了,又省钱不说,还能多笔进项。

    那铁犁铧也有那什么补贴。他们搞不懂,但后来听人解释,只要换上新犁的,拿着犁去找官府登记,一人能领二十文呢!

    这几日下来,已经有好些人家用上了。

    边上挤进来的寡妇淌眼抹泪地说着些感谢的话。

    他们家只剩她跟大女儿和一个两岁的奶娃娃。

    每年耕地都得求爷爷告奶奶,等几家兄姐自家地收拾得差不多了,才能轮得到她们家。

    可天时哪里等人。

    或是得抵出去收成,或拿出钱粮聘牛,一年下来收成就更少了,拉扯两个孩子越发艰难。

    以前那犁她拉不动,咬着牙拉,肩都勒得血肉模糊,也耕不了多少。

    女儿才十岁,力气有限,压犁也压不动。

    现在换上新犁,她在前面拉,女儿只用在后面,也不用压犁,只扶着转向就行费不着什么力。

    她跟女儿两个人自己就能耕,再也不用求人,日子也有望了。

    池星听这些百姓七嘴八舌地说完,有些讶然。

    对于现代人而言,犁的重要性太模糊了。

    若非历史书上提上一两句,多半都还不知直辕犁曲辕犁之分。更别提近些年微耕机,拖拉机的普及,翻地已经是机器地里转两圈就能搞定的。

    农耕是力气活,女人占不了什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