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第二十二章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认真抄写着板书上的内容,目光专注,下笔有神,时不时思考或者回忆课文的内容,一看就是一副认真听讲,刻苦学习的模样。

    这是一幅会令每一个教书先生都倍感欣慰的模样,韩非承认自己也不能免俗。但只要一想到刚来上课的时候正好遇上教导礼制的淳于越对公子扶苏的功课赞不绝口,虽未明说却话里话外都透露出这未来一定会是一位明君的意思,他就心情复杂。

    儒家看好的明君是什么样子的?反正绝不是韩非希望看到的那种。虽然很不甘,但若有一天这秦国真的——他绝不希望君临天下的是一位儒家之君。这和周王朝有什么区别?虚假和平几十年,然后又是打生打死的几百年。

    话又说回来,儒家之君真能君临天下吗?他很怀疑。礼制这种东西本来也只是周天子打下天下后用来管治天下的,并不是用来打天下的。

    轻叹一口气,韩非按了按额头告诉自己要客观。他扫了一眼注意到他的视线,微微一愣,抬头向他示以微笑的公子扶苏,心里一边疑惑虎目熊心的秦王怎么能生出这种孩子,一边带着几分尴尬的回以笑容。

    谢天谢地,公子扶苏很快又低头抄写了。

    韩非带着几分心虚别开了视线,看向学宫内的另一位公子——公子斐。

    公子斐给韩非的第一印象显然是不太好的,但他却又是特别醒目,叫人印象深刻的——毕竟他站在台上的时候整个学宫就他一个人低着头奋笔疾书。

    韩非原本以为他进来的这个时间,公子斐只可能是在写上一门礼乐的功课。觉得他能写的这么投入,想来也深受儒家影响——一想到秦王的两位公子都深受儒家影响,韩非内心就充满了快乐。

    但是他转念一想,又觉不对。一个深受儒家影响的公子会在面对他时表现的如此失礼吗?鉴于他并没有在他眼中看见不屑与轻蔑。

    于是,讲课的时候,韩非借                                                着在殿中走动的机会偷偷扫了一眼。虽然匆匆一瞥看不清里写的什么内容,但从文章形制上看这似乎是一份奏章。

    也不知道这是一份什么内容的奏章。韩非有些好奇又有一些羡慕。

    同样是公子,他这个年纪只能跟着先生读书。因为先天的缺陷,他不仅从未学过奏章的格式,连韩王的面都难以得见——除了全员都需参与的一些宴会外他几乎没有面见韩王的机会。但是在秦国,两位公子小小年纪就已经开始熟悉这些政事相关的文书,即便他们现在与政事尚未有所接触,但秦王表露的态度却显而易见。

    韩非毫不怀疑等他们再大一点,秦王便会允许他们在旁听政。等再大一点,或许就会带着考验意味的向他们询问对政事的看法了。

    没有意外的话,未来的秦王应该就在这两位公子之中。韩非如此肯定。

    至于外面传言的秦国难得有一位嫡长子继承王位,秦王一定会重振延续秦国的嫡长子继承制——亲自面见过秦王嬴政的韩非觉得这可未必。

    现任秦王对周的制度都不怎么感冒,并且,秦国已经有数任非嫡非长的继承者了,所谓的嫡长子继承制,早已名存实亡。

    ——

    毕竟只有一节课的时间,课上韩非还要花大量时间讲课。只今日一见,再多的他暂时也看不出什么了。于是,韩非又开始观察殿内的其他人。

    他首先注意对面对坐在一起的熊氏兄弟。

    这是昌平君和昌文君的孩子,大约是同出于楚国的关系,两家孩子看着还算亲密。自由提问时间不禁止交头接耳和走动,昌平君家的公子熊庆就抓着脑袋小声跑去向昌文君家的熊安请教。熊安有些无奈,但也放下笔好声好气的回答熊庆的问题。有些他自己也想不通的,他就让熊庆去戳坐他旁边的公子斐。

    韩非注意到,熊庆戳的很自然,一点心理障碍都没有,公子斐被戳了更是连一点疑惑都没有,直接停笔倾过身去凝神细听他的疑惑。他今天讲的是赏罚分明的问题,课文不是很难,公子斐显然是认真听讲了,解答的很轻松。只一小会儿,熊庆就一脸恍然的点着头回去了。他将公子斐的回答转述给熊安,两人又小声讨论了一阵,这才各自分开继续学习。

    韩非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举动。

    众所周知,秦楚两国常年联姻,新任秦王后也是出生楚国,楚人在秦国有庞大的势力,甚至能左右秦王的人选。如何同国内的楚系势力打好关系,是秦王及候选人的必修课程。

    现在看来,公子斐在这一点上做的相当不错。虽然熊庆熊安并不是昌平君和昌文君的继承人,和他们关系好或许也并不能说明什么,但关系好,总是比关系不好来得强的。熊庆能这样一点心虚迟疑都没有的向公子斐提问,不仅说明公子斐功课优异,令人信服,同时也说明他们并不是第一次这样做。

    或许,是因为公子斐本身就乐善好施,谁来提问他都乐于解答,也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