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瓷板画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逛到一家装修风格古色古香的陶瓷店,王景行发现这居然是一家专卖高仿古瓷的店铺,主打高仿明清瓷官窑器,而且水平很高。
店内的瓷器瓷胎细腻,做工精细,造型大方,除了新瓷釉面特有的火气和浮光,品质并不比明清官窑瓷器差多少。
当然,价格也都不便宜,王景行选了一件30多公分的牡丹纹梅瓶,居然要6800元。
一组70头的骨瓷青花碗碟餐具套装,整套瓷器古朴典雅,轻薄通透,工艺精美,瓷胎洁白如脂,釉色细润如玉,青花青幽翠蓝、色彩明亮。
虽然一套要多,但王景行非常喜欢,一口气要了2套。
店主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皮肤皙白,略显富态却长得五官精致,话不多,但每一件瓷器都说得头头是道。
“帅哥您这么称呼?”店主递给王景行一张精美的名片:“我们家的仿古瓷在瓷都是做得最好的,全是精品,您可以慢慢看。”
王景行看了看名片,写着瓷都如玉陶瓷公司总经理潘美玉,名片背后还有杜甫的两句诗:“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王景行把名片收起,说道:“我姓王,潘总叫我小王就好。”
潘美玉说道:“王总,您选的那两套餐具,可是我们公司特聘的大师傅,国家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
王景行点点头:“嗯,确实不错。”
“这套也很不错,是我们卖的最好的青花瓷夏荷碗碟餐具。”见王景行还有兴趣,潘美玉继续推进推销。
王景行看了看,是套56头的手绘夏荷碗碟餐具套装,清新脱俗,很是精美,便问道:“这套多少钱?”
“一套。”
“行,帮我包一套起来。”王景行顺手也要了一套。
又看了套蝶恋花手绘青花茶具,王景行一下想到章雪晴泡茶时的样子,心中一动,又买了下来。
结账的时候,王景行顺口问道:“你们家除了仿古瓷,有没有真的精品古瓷器卖?”
潘美玉答道道:“王总,古瓷没有,不过我们家珍藏了一幅何许人的瓷板画,有没有兴趣?”
“珠山八友中的何许人?”王景行很是意外。
“没错,就是珠山八友之一,何许人的《瑞雪丰年》瓷板画。”
“哦,那麻烦潘总拿出来看看。”王景行有了兴趣。
所谓瓷板画,是瓷画艺人把纸绢上的中国画移植到瓷器上,在平素的瓷板上使用颜料进行绘画和上釉后,经高温二次烧制而形成的陶瓷工艺品.
一般用于镶嵌在屏风、柜门、床架等处,作观赏用。
瓷板画精品很难得,不仅需要绘制,还要两次入火烧制,极易发生变形、窑裂,成功率极低。
但瓷板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远比纸、绢等稳定,瓷板画一旦完成,鲜明靓丽的色彩经久不褪,常年如新,不怕潮霉,不易变质,无论是色彩,构图还是线条都不会走样。
瓷板画的工艺历史很悠久,但真正意义上的瓷板画出现在明代中期以后。
从清中期开始,瓷板画开始逐渐兴盛,特别是清末民国,由于珠山八友的推动,瓷板画的发展可以说是达到了顶峰。
随着清末皇家御窑厂的衰败没落,部分优秀的粉彩和瓷板画高手流落民间。
1928年瓷画家王琦和王大凡等人发起一个以瓷会友的团体:“月圆会”。
在继承瓷都传统制瓷工艺的基础上,兼纳西方陶瓷艺术风格和绘画技法,以创作瓷板画为主,在瓷器界名噪一时,人称“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都是绘瓷名家,创作的瓷板画胎质细腻,瓷板平整,厚薄均匀,山水秀逸,人物传神,花鸟富有生气,作品都十分精细,很受市场追捧。
2011年王大凡的“禹王治水图”粉彩瓷板就以920万元成交,创下了近现代陶瓷艺术品交易的新纪录。
何许人是“珠山八友”之一,原名何处,字德达,1882年(清光绪八年)生,1940年过世,陶瓷工艺美术大师,瓷业人熟知的仿古高手。
何许人14岁开始在瓷都学艺,初学青花,后学粉彩、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