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官渡之战(十三) 第(2/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而对于战败者袁绍来说,这场失败却是无比悲惨的。他不是败在曹操的兵锋之下,而是败在自己的骄傲和固执之中。袁绍的失误,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失策,更是人心上的失算。他失去了部下的忠诚,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权,最终失去了自己的不败金身。
在这场混乱的逃亡中,保护袁绍杀出重围的,竟是他曾强行剥夺继承权的长子袁谭。
袁谭在战场上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忠诚,他紧随父亲左右,拼死护卫,确保袁绍能够安全撤离。
然而,这样的忠诚和保护,却充满了讽刺的意味。袁绍的失败,恰恰是因为他对亲人的无情和错误的决策,而他的逃生,却又依赖于这个被他伤害的儿子。
命运似乎在用这种方式,向袁绍展示着他人生的荒谬和无奈。
在袁绍弃置的军营废墟之中,尘土飞扬,一片狼藉。曹操率领众将踏进这片曾是敌军驻地的土地,目光如炬,探寻着任何可能的价值。在一间破败的帐篷内,曹操意外地发现了一堆堆积如山的图书和珍宝,它们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
在这些财宝之中,曹操的目光被一叠封信所吸引。这些信函的封面上,赫然写着来自许县和曹军官员、将领的名字,而收信人无一例外,都是袁绍。曹操的心头一紧,但他并未急于拆阅,而是以一种决绝的姿态,命令左右将这些信函全部堆在一起,准备付之一炬。
曹操环视周围的将领,语气平静地说:“昔日袁绍势大,孤尚不能自保,何况尔等?这些信函,不过是众人求生之举,不足为怪。”然而,在场的人都知道,曹操此举是为了维护军心,避免不必要的猜疑和动荡。
事实上,曹操在命令烧毁信函之前,已大致扫过这些信件的封面。他注意到,唯有李通的名字未出现在这些信函之中。这意味着荀彧、程昱、董昭等曹操的亲信,都曾在暗地里与袁绍有过联系。虽然信中的内容不得而知,但曹操心中明白,其中必定有不少贬低自己、抬高袁绍,甚至泄露军情的内容。
与此同时,曹操也意识到,在自己的军营中,同样收藏着大量来自袁军的信函。这些信函的主人,或许正是那些在官渡之战中摇摆不定,最终决定战局的关键人物。为了维护自己的英武形象,为了巩固军心,这些信函都必须化为灰烬。
随着火光冲天,那些曾承载着背叛与忠诚、阴谋与阳谋的信函,在熊熊烈火中化为尘埃。曹操的目光坚定而深邃,他知道,只有放下过去,才能迎接未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