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官渡之战(十)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在袁军的阵营中,郭图、淳于琼、辛评、辛毗这四位来自颍川的将领,因其地缘关系和相互之间的紧密联系,被军中私下称为“颍川四人帮”。www.guiyunwx.org他们的名字,在袁绍的疑虑名单上总是位列前茅,因为他们的叛逃可能性似乎最大。

    

    袁绍虽然给予了郭图和淳于琼一定的军权,但他的防备之心从未放松。他巧妙地安排了“河北帮”的领袖沮授作为监军,以监管这四位可能的不稳定因素。沮授的存在,就像一道无形的锁链,紧紧束缚着郭图和淳于琼的行动。

    

    每当郭图或淳于琼向袁绍提出重要建议,或是谋求执行关键任务时,沮授总是以监军的身份提出异议,他的态度坚定,言辞犀利,宛如军中的“反对党领袖”。他的异议往往能够引起袁绍的深思,从而使得“颍川四人帮”的提议难以顺利通过。

    

    尽管如此,事实证明,在多数情况下,“颍川四人帮”对袁绍的忠诚并无明显问题。他们虽然在军中地位显赫,但却并未有过明显的背叛行为。然而,他们的亲友老乡之中,确实有人可能因为个人利益或其他原因,向曹操泄露了军情。

    

    这种复杂的忠诚与背叛交织在一起,使得袁绍的军营中充满了猜疑和不安。每个人都可能是他人的眼中钉,每个人都在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自己的立场和利益。

    

    许攸在袁绍帐下,虽屡献良策,却屡遭冷落。他的建议,如同石沉大海,袁绍从未予以重视。正当他心中郁结之际,一纸家书如晴天霹雳,击碎了他最后的忍耐。

    

    审配,那个留守邺城的刚愎之人,竟以家人犯法为由,将他的妻子和亲族一一收押。

    

    他急匆匆地赶往袁绍帐内,欲为家人辩解,却被告知袁绍已有旨意,对此事概不干预。许攸心中失望至极,他深知审配此举意在削弱自己在军中的地位,更是对袁绍忠心的考验。

    

    许攸怒火中烧,他冲冠一怒,却发现自己在这袁绍的营中,竟无处申诉。他的忠诚被视作理所当然,他的痛苦被当作无足轻重。审配的举动,无疑是在他心头撒了一把盐,让他的不满和怨恨达到了顶点。

    

    夜幕降临,许攸独坐在昏暗的帐篷之中,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他知道,袁绍的漠视和审配的恶意,已经让他在这条路上走到了尽头。他的家人因他而受难,他的才华在袁绍这里得不到施展,两方面的重压,终于让他下定了决心。

    

    终于,在某一夜,许攸下定决心,他收拾行囊,悄然离开了袁绍的营地。他骑着快马,趁着夜色,直奔曹操的大营而去。

    

    抵达曹操营寨时,天色已微明。许攸下马,望着曹操的营帐,深吸一口气,迈出了投靠曹操的第一步。

    

    曹操赤脚奔跑,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他边跑边喊:“子卿,子卿,你终于来了!我曹操此番大事,定能成矣!”

    

    许攸见到曹操如此礼遇,心中暗自感慨,但面上仍保持沉稳,问道:“孟德(曹操字),如今战事吃紧,敢问军中尚余多少粮草?”

    

    曹操略一迟疑,随即笑道:“子卿放心,我军粮草充足,足以支撑一年。”

    

    许攸眉头一皱,显然不信,追问:“果真如此?”

    

    曹操见状,心中一紧,改口道:“好吧,实不相瞒,半年之粮还是有的。”

    

    许攸闻言,不禁笑出声来:“孟德啊孟德,你难道不想击败袁绍吗?为何还要对我隐瞒实情?”

    

    曹操尴尬地笑了笑,坦诚道:“子卿,方才与你玩笑,实则军中粮草仅够三月之需。如今形势危急,我该如何是好?”

    

    许攸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说道:“孟德,你孤军驻守官渡,外援不至,粮草将尽,确实危险。我有一计,可破袁绍。袁绍从北方调运粮草万辆,分别屯于故市、乌巢两地,守备疏松。若能以轻骑突袭,焚其粮草,不出三日,袁绍必败!”

    

    曹操在帐中召集众将,商议袭击袁绍粮草之事。地图铺展在案上,故市与乌巢的位置醒目地标注其上。

    

    曹操目光如炬,指向故市,说道:“韩猛军驻扎在故市,此地位于鸿沟西南岸,易于我军攻击。然而,乌巢地处鸿沟以北,四周皆为袁军控制,若要越过主力袭击乌巢,风险极大。”

    

    众将面面相觑,气氛一时紧张。张辽率先发言:“主公,乌巢之地,地势险要,且被袁军重重包围,我军若冒险进攻,一旦失利,恐有全军覆没之危。”

    

    夏侯惇也附和道:“张将军所言极是,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