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第 31 章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那个陶碗去了县里,小成和双儿则继续挎着他们各自的新包高高兴兴地出去玩了。
苏瑜把灶屋收拾好后,端着昨日小成摘的一大筐枣子走了出来。
苗秀莲正坐在灶屋檐下歇着,见到女儿走了过来,问道:“要把这枣子收拾出来了?”
苏瑜把竹筐放下,在娘身旁的矮凳上坐下,一边说着:“是啊,我想趁新鲜收拾出来蒸两屉红枣发糕,剩下的先存好,等天凉了再拿来泡红枣桂圆茶,既暖和又温补。”
“成,那今天就都收拾出来,天好正好晒一晒。”
母女俩坐在荫凉里一边说着家常一边择着枣子,小成摘的实在是不少,不好的枣子全都扔掉还剩了一盆。
差不多到晌午枣子也都收拾完了。
苏瑜拿来一个干净的木盆,先倒出一小半准备拿来做枣糕,剩下的先把枣子用大火煮过后再晾干,晾干后先收在干净密封的罐子里留着秋后泡茶。
煮完的枣子晾好后,小成和双儿满头大汗的跑了回来,热得小脸红扑扑的,不过嘴角眉梢都带着笑,两人七嘴八舌的给大嫂和婶娘说着他们大出风头的趣事。
苏瑜等他们落了汗先带着两人去冲个凉祛祛暑气,洗好后一家子都回了屋里歇晌。
日头一点点升了起来。
县里铁匠铺子今日倒是悠闲,不到晌午手里的活计就都做完了。
铁叔喝着凉茶看一眼不说话的闷小子,他早上的时候可是看到了他是提着昨天的陶罐子来的,也不知道又带了什么好吃的。
偏偏长了个锯葫芦似的嘴,非要他开口问才说话。
“那个,今晌午要吃什么?”
徐知望回过头来,“铁叔,今天热买些包子吧,就不用煮饭了。”
嘿!他说的是这个意思吗!!
铁叔不满的瞪了一眼,最后还是没忍住问了出来:“今带了什么菜啊?”
到底是在铺子里做了几年工,徐知望这回听明白了铁叔的意思,开口说道:“今带了一碗香椿鱼儿,不是什么好菜,就是用新鲜法子做的香椿,一会您尝尝可还能吃得惯。”
这道菜听着倒是稀罕,他想尝尝。
“去买包子吧,我把菜拿去热热。”
话说完铁叔就转身去了后院,连银子都忘了拿出来。
徐知望早就见怪不怪了,铺子里的银子放在何处铁叔从来不背着他,经常让他自己取,有时候拿回来的铜板和碎银子连看都不看直接扔进抽屉里。
徐知望走到桌前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铜板,出了门朝包子摊去了。
等徐知望回来,菜都已经热好放在桌子上了,看铁叔嘴角翘起的样子就知道是已经尝过了。
这几年徐知望能看出来,铁叔现在一好喝口好酒,二就 是吃合口味的菜。
至于什么铺子银子,都要排在这些后面。
徐知望把包子放在桌上,油纸打开,照例是五个肉包,五个素包。
铁叔一口包子一口香椿鱼儿吃的十分兴起,丝毫不管这是徐知望带来的饭菜,一碗菜又是得有一大半进了他的肚子。
铁叔吃了三个包子差不多就饱了,看着徐知望便把剩下的都吃个干净,本来想好的话到了嘴边最后还是咽了下去。
饭吃的畅快,又没什么活计,铁叔便去了后院歇晌。
徐知望留在前面守着铺子,虽说是守铺子,其实铁叔向来没有其他掌柜的那么多规矩,就算是躺着睡大觉他也懒得管。
烈日炎炎,路上人也稀少,徐知望靠长椅上也渐渐睡了过去。
其实往日他是很少歇晌的。
倒不是他今日懒怠,实在是这两日晚上都燥的厉害,憋的难受就罢了,又不好起来冲凉水澡怕吵醒家里人,只能熬到到深夜才能勉强眯上几个时辰。
日至未时。
县里和村里歇晌的人家陆陆续续都起来了,徐家也都起身忙活了起来。
苏瑜起身后也到院子里看看晒着的枣子,然后接着去了灶屋准备做红枣糕。
徐知成见大嫂洗了这么多枣子便知道大嫂有活要忙了,主动留下来准备给大嫂打下手。
徐知双见二哥不出门,也不开口说再去玩了,乖乖的跟在二哥身旁一起进了灶屋。
苏瑜收拾着枣子听到身后的动静笑了,眼里还真是有活呢。
这点倒是像极了他们大哥。
苏瑜也没客套,使唤小成去生火烧水,双儿则学着大嫂的样子一点点把枣子去核。
水开后苏瑜把收拾出来的枣子放进水中,一直煮到枣子变粘稠,然后再用小火收汁。
等所有枣子吸饱水变成软糯糯的枣泥后盛出来放入盆中,再放入三块碾碎的红糖,让红糖慢慢融化,接着打上四个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