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调戏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嫁给一个糙县令》 

    饮马河畔,天清气朗,阳光照着清澈的河面,波光粼粼。

    这个时节,面上的河水白天是温的,手伸下去又是不一样的温度,越往下越凉。

    趁着天好,村里不少妇人都在河边浣衣。

    沈京墨和姑娘们在上游处停了下来,蹲在石头上清洗刚刚挖出来的野菜。

    柳翠仪和沈京墨挨在一起,想到什么便聊什么。

    “姐姐,我这几天成天去找你,会不会耽误你做事情呀?”

    沈京墨低头洗着野菜,听柳翠仪这么一问,不禁莞尔:“不会。正好我平日也无事可做,你来找我,我高兴还来不及。”

    她这话一点不假。离开上京后,除了陈家人,就数柳翠仪与她最为熟悉,算是她在这里的第一个朋友,她自然是乐意多和她亲近的。

    “真的?这我以后可就要经常去打扰姐姐了?”柳翠仪也笑嘻嘻的,“那,之前姐姐要是无聊了,都做些什么?”

    沈京墨还真没什么印象——刚到葡萄村那段时间,她还没习惯从奢华的上京到这穷乡僻壤的落差,又惦记着亲人,不是以泪洗面,就是一个人枯坐在房中发呆,看着日头升起又落下,才知道又过去了一日。

    再后来筹备婚事,一忙起来,似乎就没什么闲暇时间了。

    想了一会儿,她才记起陈君迁给她备了不少话本。

    “家中有话本,闲来无事偶尔翻上一翻。”

    柳翠仪一听来了兴致:“姐姐,上京的小姐们是不是都会读书识字?”

    “嗯,上京学堂众多,若家中有女儿,还会请夫子到家中讲课。”

    柳翠仪不禁发出一声羡慕的喟叹,甩甩野菜上的水,又取了一把出来接着洗。

    沈京墨好奇:“这里不许女子读书么?”

    “那倒也不是,”柳翠仪抿唇,一副气恼的模样,“县里是有一所学堂,但一年要五两银子。五两!除了那些富户,谁家里拿得出五两银子?所以只有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读得起,我们村里,一个都没去过。”

    原来如此。

    沈京墨点了点头没做评论。虽说五两银子不算多,但在这里,的确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不过……

    “那陈大人,”她突然觉得好奇,“你说村里人都没去过学堂,陈大人也是么?”

    “是啊!小陈大人也没上过学堂。”

    沈京墨只觉得不可思议。

    回想起来,他的确说过村里只有云岫先生一个认字的,但当时她只当是调侃读书人的话,没有多想。

    “若是如此,他如何做得了县令?断案需依据律法,查阅卷宗、县志,核算赋税,没上过学堂怎么做得来?”

    沈京墨的语气带着十足的震惊和意外,柳翠仪听了,却露出一副骄傲的神色,笑道:“姐姐你不知道吗?小陈大人打小就聪明,那些律法条令,我听都听不懂一句,可我听说,他上任时只让当时的县丞念了一遍,就全都会背了!至于查什么卷宗,那不是有谢师爷吗?”

    “可我朝为官是要考试的呀?”

    “是吗?”柳翠仪不大懂,“这倒没听谁说过。可能我们这个地方比较特殊吧。好几年前,县里来了帮土匪,占山为王,杀了好多人,活下来的要不是跑到外地逃难去了,就是躲进了山里,过得可惨了!吃没得吃,还担惊受怕。那时的县令带人去剿匪,结果去一个死一个,衙役越来越少,土匪却越来越多……”

    柳翠仪压低声音,脸上露出一丝恐惧:“当时朝廷一连派了四五个县令来,最后全都让那拨土匪给宰了!脑袋切下来挂在山寨门上,风一吹都晃荡!后来再派人,就没人肯来了。”

    这事沈京墨自然不曾听说过,眼中不禁多了几分惊讶和惶恐,没想到上京之外,竟会乱成这样。

    柳翠仪却变了表情,朝她一笑:“但是三年前,小陈大人带人上山,把那帮土匪打败啦!哦,那个唐家娘子姐姐还记得吧?她就是那时被小陈大人救下来的、被土匪掳上山的人之一。小陈大人大败土匪之后没多久,朝廷就让他去当县令啦。”

    听完柳翠仪的话,沈京墨惊讶地痴痴眨巴眼睛,许久才把这么多消息消化下去。

    难怪他这个县令和别的县令不一样,未经科考在家乡做官,还敢不住官署,敢情是别人怕做永宁县的县令掉脑袋,才把这烫手山芋扔给了他。

    他竟也真敢接!而且看这里人对他的态度和评价,这个父母官似乎还当得不错。

    “那他……”

    沈京墨越听越感兴趣,还想顺着柳翠仪的话茬接着问,可话没说完,就被一捧水花溅了一脸。

    她忙抬手一躲,循着水花看去,才发现好几个姑娘洗完了菜,趁着天气暖和,赤着脚下了河,正在互相泼水打闹,撩起的水花可没长眼睛,有不少都溅到她和柳翠仪身上了。

    柳翠仪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