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童年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上世纪50年代末,自然灾害最严重的时期我爹出生了,我爷爷奶奶又喜又愁,家里穷得叮当响,缺吃少穿的,可日子还得咬牙往前过啊。m.yiwuwenxue.com
他们给他取名田德福,希望他以后能享福。
小德福长得很可爱,从小就逗人喜欢,人也很聪明,两个姐姐也很疼他,有什么吃的总让着他。
一晃他长大了,该入学了,哪怕日子捉襟见肘,还是得学习文化,父母都没读过书,知道得让孩子学习文化。
小德福上学了,他很用功,学习很认真,也很勤快,当了小班长,帮着着老师忙前忙后。放学回家了,也很勤快,帮着做家务活。
转眼德福上二年级了,他认识很多字了,回家还教父母认字呢。
那个秋天,微风不燥,正是秋收好时节,农村各个生产队忙得热火朝天,我奶奶和一群妇女在地里割稻子,爷爷忙着在背稻子呢,稻子要背到生产队里的打谷场那里,那时候没有什么机器,谷粒是人赶着牛拉着石磙碾下来了的。
爷爷累得汗流浃背,远远看见一个小男孩跑过来,他还以为是自己的儿子德福呢,跑近了一看,原来是邻居家的小海。
他跑得气喘吁吁,捂着肚子半天说不出话。可把我爷爷给急坏了,他只得把背子靠在路边,走过去拉住小海,小海这才结结巴巴地说“叔,叔,快,快,快去学校,快去。”喘了口气,才接着说道,“福娃儿在学校晕倒了,李老师让我来叫您。”
意识到事情很严重,爷爷当时就给小海说“我马上去,你去打谷场上给他们说一声,我去学校了。你别到处乱跑哦,还有这事儿先别给你三婶儿讲。”
爷爷跑去了学校,德福躺在李老师的床上,浑身滚烫,小脸儿像红苹果似的,眼睛微闭着,还不停地抽搐,赤脚医生杨医生在给他检查。
杨医生对着爷爷说“娃儿高烧,已经昏厥了,我们的办法是扎针,喂点退烧的草药,再看情况,估计要到医院去。”那时候医院在县城,走得快也要三个小时多才能到,爷爷决定了,让杨医生给扎针。
杨医生帮忙给扎了针,还喂了煎得草药水,大家都静静地在旁边观察。过了会儿,孩子没有抽搐了,也没有高烧了,可人还是没醒,迷迷糊糊地。似乎是睡着了,可又说过几句梦话。大人都不不知所措了,爷爷更是急得直冒汗。
队里的人都知道了,好多人都赶来了学校,外面也七嘴八舌的。几个老人认为孩子是撞邪了,得背回家请先生来治治,有点主意的人比如说村里的田会计,外号田算盘,他觉得要相信科学,马上送孩子去医院,怕把脑壳烧坏了,当然也有人说隔壁村的王医生医术好,要去帮忙请他来.......
我奶奶不停地哭,哭得也差点晕过去了,田会计劝她,“三嫂子,你要稳住啊,要和三哥一起拿个主意啊,这样哭也不是个事啊!”一语点醒了奶奶,她走过去,告诉爷爷,背着孩子上县城医院去。
田会计和队长商量了给凑了点钱,李老师也凑了钱,还拿出了他的手电筒,队里的人可都没钱,有人把外套脱下来了,叫他们拿着,晚上天冷,有人拿出了窝窝头。
爷爷奶奶背着孩子出发了。两人轮换着背,一直走,有时候是小跑,不停地赶路,不敢耽误。
终于到了医院,已是晚上9点多了,挂上了药水,德福还是迷迷糊糊地睡着,一会儿退烧了,几个小时后又烧起来了,反反复复的。
到了第二天晚上,德福醒过来了,他抱着头,嘴里哇啦哇啦的,医生过来看了,好几个医生都来了,一起给他做了检查,就去开会去了。
爷爷奶奶发现不对劲儿,孩子怎么不说话,他们不停地叫他喊他,他也不搭理,只望着他们,抱着头,估计是头痛得厉害。
奶奶把他紧紧抱在怀里,他傻傻地望着她,嘴角似乎动了,可没说出什么,急了也只会“啊啊”几声,莫不是......她不敢往下想,爷爷也愣住了。
大约半个钟头后,主治医生来了,告诉他们,孩子可能聋哑了。真是晴天霹雳,奶奶哭着就要给医生跪下,求他救救孩子,爷爷过来扶住了她。
爷爷跟着医生一起去了会议室,院长也在,给他讲了情况,安慰他说,孩子命保住了,已经是很幸运了。可他们不愿相信孩子聋哑了,也接受不了,还打算在医院治疗。
那几天,很煎熬,爷爷奶奶总是以泪洗面,可德福竟然没有大哭大闹,有时候安静地望着天花板发呆,有时候抱着书包傻笑,有时候拿出本子和铅笔不停地写自己的名字“田德福”......
从此,我爹田德福进入了一个无声的世界。爷爷奶奶也没有办法了,打听了下,去省里医院要很多钱,关键是路费都要不少。再说医生也说了,去了估计也是徒劳,这样的病例以前也发生过,到处治了也没有结果。
他们只得认命了,奶奶常说这就是命,我爹的命是用他的听力和语言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