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三皇子来访 第(2/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男霸女了,顶多两个阵营的人举报对方受贿逛花楼了。

    庆元帝老神在在的听着他们从下边扯皮,适当的给撸个一官半职,或者罚些俸禄。

    由着他们从辰时初,磨叽到巳时末,大皇子和五皇子也一直跪到巳时末。

    期间两大阵营的人倒是屡次找机会给他们求情,但是总被三皇子的人岔过去。

    当然还有以韩家为首的中间派。

    直到快中午,庆元帝肚子饿了,才轻咳

    了一声,抿了口茶。

    站在旁边的司殿太监心领神会的喊了声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大臣们心道,可算让走了,他们口水都喷干了,之前有几次都尬住了,庆元帝就是不退朝,只能找点事继续扯,既不能扯大的,怕厮杀个地动山摇,渔人得利,又不能扯芝麻大不痛不痒的小事拿来辱没圣听。

    好嘛!这一上午,把他们攒了一年的敌方小辫子都用上了。

    见底下鸦雀无声,庆元帝心满意足的抬屁股走人。

    离着两位皇子近的人赶忙去将大皇子和五皇子扶起来。

    跪了两个时辰,大皇子和五皇子腿跟针扎的似的,直接被人搀着出去的。

    两位皇子规劝,庆元帝都是这个态度,可见他要薅世家大户羊毛的决心有多大。

    客观的来讲,加两成税也伤不着他们的筋骨,都是百年世家,最次也是几十年的富商,家里大头的收入都是各自的买卖,土地那点收成,不过就是锦上添花。

    他们之所以咬死了不让步,无非就是怕庆元帝得寸进尺,继而向世家出手,瓦解了世家的权利。

    岂不知,权利的交锋本就是你强他弱,他强你弱。

    凭本事分大小王。以前国力衰弱,许多大儒,和资源都掌握在世家手中,庆元帝憋屈一点也只能受着。

    现在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说白了,他有钱,有兵器,有武将,腰杆子硬了,世家如果还想明里暗里掣肘庆元帝,庆元帝怎么可能容忍他们,何况还妄图阻碍他的发展。

    如果世家一直不知进退,妄图左右庆元帝,双方迟早有一场血淋淋的变革,要么就是庆元帝把世家拔了,要么就是世家把庆元帝换了。

    不管哪种结果,都会引起一场动荡。

    而这场动荡,必会直接影响以后大齐几十年的发展走向。

    这一点,所有人都明白,只是还是根据自己的利益做出了选择。

    从三皇子和韩仲玉在外头屡屡碰壁就知道,世家的力量不容小觑。

    而在这个基础上,他们还想在新型商品上在插一脚,等所有能赚钱的买卖都被他们垄断以后,只能是穷人更穷,富人更富,到时候,工人的工钱他们说了算,土地也在他们手里掌握着,人的本性都是贪婪的,总有一天百姓会被逼的没有活路。

    虽然世家也有几个贤德之人,但是,几个贤德之人的背后,却站着一群俗人。而掌握普通百姓生活的,却恰恰是这些俗人。

    所以,解决事情的根本,就是让普通百姓手里握着土地,有地就有粮食,粮食不仅仅是百姓活命的根本,也是国家的根基。

    三皇子是嫡皇子,由太傅亲自教导的,太傅是庆元帝亲自选的有名的清官杜智恒,这人出身耕读之家,家里是个小地主,不算多富贵,但也不愁吃穿,能供他读书。

    此人天资聪颖,五岁启蒙,二十六岁高中状元,庆元帝把他留在身边做了三年中书舍人,观察过他的品行,发现此人心怀慈悯,关注民生,心志坚定,且曾拜名师修学了三年,博学多才,在治国上也有一定的见解。

    在朝堂也做了十几年的官,政绩斐然,后来才被派到三皇子身边做太傅。

    言传身教,所以,三皇子也比较关注民生和国情。

    庆元帝提高世家大户土地税收的召令一出,杜智恒就跟三皇子分析过利弊,所以三皇子格外赞同庆元帝的举措,在事情迟迟看不到结果的时候,选择去谢玉姝那碰碰运气。

    而大皇子和五皇子,虽然也有太傅和国子监夫子的教导,但是,一个以皇长子自居,总觉得离那个位置最近,不争一把,如何甘心,所以很早就开始向那个目标努力,学习也好,做事也罢,都掺杂了很强的目的性。

    一个受楚嫔影响,心心念念夺大位,复仇,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早就潜移默化的移了本性,太傅和夫子教的那些治国策,早就下饭吃了。

    就算还剩点,一整个争权夺势的脑子,又怎么能领悟的那么深呢!

    只能说,环境造就人,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同样的出发点,走出来的人却天差地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