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他站在故事的开头,便看到了自己的结局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
“崇祯,这就是你说的, 意难平?”
“这话咱听着怎么那么像乱臣贼子呢?”
老朱越琢磨越觉得不是个味儿。m.lanyuezdh.cc
吾非相,乃摄也。
但凡胡惟庸跟李善长敢在他面前说这种话,半日之内定然能九族团聚。
一手撑起了大明的两京一十三省,啥意思?
你是首辅呢,还是皇帝呢?
一时间,老朱觉得,这顿打好像也不是非抽不可了。
这种乱臣贼子,纵使能够使大明中兴,可一切都按照他想的去做,最后的大明,还是大明吗?
就在他针对朱棣的怒气稍稍平息之时,天幕上的字迹发生变换。
【张居正此人,有着很大的争议。
或许所有人对他的评价都是对的。
他就是那样一个工于谋国,却拙于谋身的人。
自天子幼年之时,他以摄政的姿态出现在朝堂中时,任人唯亲、在短短数年之内,将朝堂上下绝大部分官员都换成了自己的学生,亦或者自己所信赖之人。
他教导天子需节俭,自己在生活上却称得上奢靡,甚至于他的轿子都需要三十二人去抬。
他明知为官需清廉,却对自己人孝敬的财物来者不拒。
但同样的,他明知自古变法者,无一人有好下场。
他站在故事的开头,便看到了自己的结局,却义无反顾的走上了这条路。】
“自古变法者……的确。”
嬴政想到了商鞅。
商鞅之变法,的确让大秦走上了强盛的路。
但他本人的下场,却很是凄惨。
上到秦王,中间的百官,下到百姓,无一人感激他。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
可事实呢?
商鞅为大秦的一统立下了无人能够提到的功劳。
虽然表面上他提出劳民、累民的观点,引得了百姓的憎恨。
但这个时候,百姓本身是没有晋升通道的。
一辈子是农民,那便世世代代都只能当农民。
商鞅虽然让他们原本的日子过的更加困苦了几分,可军功制的推动,却是给了他们一步步晋升的可能。
只要上战场杀敌,纵使牺牲,也能让自己家人以及子孙后代衣食无忧。
大秦正是依靠着变法,国力逐渐强盛,乃至于横推六国!
变法是对的吗?
当然对!
重要吗?
自然也是极为重要的!
若无商君变法,他嬴政能否横扫六合,也还是个未知数。
他不是忘本之人,也并不愿意将所有功劳都揽在自己身上。
嬴政承认商鞅的作用,却也不得不说一句。
变法者,都无好下场。
至少在当时,无人会感谢他们。
“自古以来,勇于变法者,无不是舍生忘死之辈。”
“但朕也着实没想到,这样的权臣,这说出吾非相,乃摄也的权臣,竟然会是这般敢于舍生之人!”
李二多少有些好奇。
这两个条件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听上去的确就是不可思议。
“也或许是,他早知无论自己如何谋身,最后都落不了好下场。”
“若换做是寡人,那的确是还不如多加享乐,反正最后的结果都一样。”
刘彻倒是表示,他能理解张居正。
他甚至感觉,此人跟他倒是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就如世人骂他穷兵黩武。
他想的是,这仗总是要打的,与其窝窝囊囊的留给后世,倒不如让自己辉煌,让自己打个爽!
反正最后都是要下罪己诏的。
没错,他早已经想好了,这穷兵黩武的过错最后一定是要有人来背的。
既然如此,倒不如在那之前,彻底肆意一番,将几世的仗在一世打完!
他觉得,以这张居正的能力,不至于想不到这一层。
因此这所谓的工于谋国,拙于谋身,或许并非他的缺点,而是他刻意所营造的。
他清楚自己的结局,所以干脆选择在前行的过程中,在其他方面尽可能的满足自己。
【有人说他用人唯亲,也确有其事。
可就在他的学生占据朝堂各个部门要职之时,却反而是大明朝廷办事最为高效的时候。
除此之外,也有人说他此变法并未考虑过百姓的死活。
说他只考虑如何为朝廷国库中增添银钱,而非为百姓谋福利。
可他们同样未曾理解,何谓国富民强!
他们不会明白,张居正要如何在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