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我敢说,你敢登吗?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李秋棠在蒙特利尔怼外国记者的新闻,在国内哪个平台反响最激烈? 答案是心浪。www.yisiwx.com 别误会,不是什么好反响,心浪的网友怼李秋棠最激烈。 现在的心浪博客是公知聚集地! 心浪的网友也最具“公民意识”。 心浪的记者们看李秋棠的视频在站内引起这么大反响,怎么会不想来采访。 一个22岁刚毕业的学生,还不是轻松拿捏。记者来之前没怎么把李秋棠放在眼里,觉得只要自己引导得好,李秋棠一定会说出他想要的话。 但事实是,在采访过程中,李秋棠根本不受记者的控制,或者说他不吃记者引导的那套。 “我国近十年确实没有拍过优秀的科幻电影,这难道不是科幻荒漠吗?你在蒙特利尔为什么要否认?” “那我问你,近十年,除了美国,除了好莱坞,有哪个国家拍出了好的科幻电影,你说两个我看看。”李秋棠毫不客气地反问回去。 记者哑口,但还是想掌控话题:“那照你这么说,除了好莱坞,别的国家都没希望了?” “我们一定能拍出来。”李秋棠对此非常肯定。 记者问:“为什么这么自信?” 李秋棠解释道:“因为我有14亿的人口市场,因为我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我们差的是技术,而技术差距是很好追上的。” “这跟制造业基础有什么关系?” “拍科幻电影,特别是大场面科幻电影,必须用到很多设备,比如大的吊臂,大的运载车,有的甚至需要为了这部戏定制装备,这些都需要工业制造业做支撑。” “那照你这么说,印度也有机会喽?” “印度?印度内部一团糟,他光有人口,没有工业,更没有国家内部的文化认同,再给他50年都未必能做好电影工业化。”李秋棠对印度电影工业化无限不看好。 但是看样子,对面的记者还是不相信中国能拍出优秀科幻电影,能像美国那样实现电影工业化。 “还有你在蒙特利尔说好莱坞创作不自由,甚至不如法国巴黎,有什么依据吗?” 李秋棠笑道:“你问问那个记者说中国是专治社会是依据什么。” 记者苦笑。 “他甚至没到过中国,张嘴闭嘴专治不自由,我就该让他骂?我就不能说好莱坞不自由?” “你真觉得好莱坞不自由吗?”记者企图把话题拉回来。 “好莱坞拍戏也有很多限制。”李秋棠很聪明,没有在自由不自由上跟记者纠缠。 “比如呢?” “我怕我说出来你们登不了。”李秋棠笑道。 “没事,我们都敢登。”除非是特别严重的反d反社会言论,谈电影心浪有什么不敢登? 敢登李秋棠就不怕了:“在美国拍电影,甚至范围再大一点,搞艺术创作,有四个东西不能碰。一鱿鱼不能碰,不能骂鱿鱼,鱿鱼在艺术作品中必须是受害者形象;二什么都可以平等,唯独阶级不能平等;三可以反战可以呼吁和平,但不能深挖战争背后的经济政治原因;四可以骂资本主义,甚至反资本主义,但不能在作品中推翻资本主义,也不能给出资本主义以外的社会形态解决方案,因为这必然会导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特别是冷战后这十几年的好莱坞电影,你去看,哪部不是我说的这样。” 记者听到后面其实已经有点懵了,他就是个跑娱乐八卦的,这些文化底层的东西他真听不懂,但李秋棠说的好像是很牛x的样子。 来之前本来想打李秋棠的脸,结果聊半天把自己聊晕了。 回到《彗星来的那一夜》,李秋棠说:“龙标已经拿到了,很快就会上映,我上午还跟中影的人商量档期。” 说到电影创作,上映前李秋棠绝不杀自己威风,绝口不提小成本,就说故事创意,强调自己对这个故事很有信心:“肯定好看!你在国产电影上没看过这样的故事!” 其实记者也没打算说他小成本的事,现在能拍大片的就那几个人,新人可不就拍小成本呗。 临走前,这记者还挺客气:“希望你能成为下一个宁昊,创造小成本票房神话。” 李秋棠道了谢,送他出去。 李秋棠还是高估了心浪的胆量,他说的好莱坞四点禁忌,在专访报道中被删的一字不剩,但保留了李秋棠反问记者的那几段谈话。 但这也捅了马蜂窝,原以为李秋棠会在专访里为自己在蒙特利尔的言论做解释,没想到他还变本加厉,那么坚定地认为中国一定能实现电影工业化。 指望下辈子美利坚的网友们喷李秋棠更猛烈了。 也不知道他们是真收了钱,还是被美国文化洗了脑自觉这么干的,很费解。 李秋棠没博客,他们想在网上找李秋棠对线都没门路。 李秋棠知道了也不以为然,这就受不了了?我还没说新自由主义和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呢,不过他们的智商好像理解不了这些。 李秋棠回国后,确实开始跟中影对接《彗星来的那一夜》的上映日期。 中影今年成绩非常不好,目前为止除了《疯狂的石头》,所有项目都是亏的,《疯狂的石头》还不算中影亲儿子,电影是由中影华纳横店影视公司发行的,中影只占了一股而已。 相比之下,《彗星来到那一夜》虽然不是中影投资的,但主控发行是中影,发行方分账的时候中影占绝对的大头。 中影想快刀斩乱麻,把《彗星来的那一夜》就放在8月中,赶暑期档尾巴。 这片子要能卖钱,暑期档剩的两个礼拜也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