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章 崇祯的第一张底牌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五月二十八。m.luhaibing.com

    御史宋权和三法司成员抵达徐州。

    当天下午,宋权就是以钦差大臣的名义向南京送去公文,要求魏国公徐文爵,抚宁侯朱国弼,诚意伯刘孔昭,忻城伯赵之龙以及安远侯柳祚昌前往徐州接受询问。

    三天後的六月初一,徐文爵和朱国弼等人接到了公文。

    徐文爵问:“去还是不去?”

    刘孔昭回答:“可以去,但是有去无回。”

    朱国弼沉着脸说道:“宋权不但是三法司的主审官,还是钦差大臣。他的命令等同於圣旨,如果不去就是抗旨。在座的诸位应该不需要我解释抗旨的下场吧?”

    众人脸上的表情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抗旨又称忤逆圣旨,按《大明律》当斩。

    他们本就犯了死罪,现在又加上一条忤逆圣旨的罪名。

    两罪并罚恐怕会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徐文爵没有耐心的站了起来:“去是死,不去也是死!到底该怎麽办?”

    刘孔昭也站了起来:“既然都不想死,那就只能反了!”

    “好,一起反!”朱国弼同样站起身说道,“咱们去找东林党要调兵权。”

    “呵呵,”刘孔昭冷哼一声:“东林党的承诺听听就算了,千万别当真!另外...造反这件事比想象中要难很多。咱们总不能把太子绑了,拿着他的太子印发号施令吧?那样即便最後能成功,也会被太子清算。”

    “你的意思是?”

    “逼反东林党,让他们胁迫太子。”

    “具体怎麽做?”

    刘孔昭俯下身子低声说道:“两手准备!一方面联络郑芝龙,让他向南京东林党施压。另一方面...帮着京师的东林党,打压南京的东林党。”

    “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我就不信南京这帮人沉得住气!”

    ......

    众人散去后,立刻按照刘孔昭的计划付诸行动。

    他们不敢明着抗旨,只能给宋权回信表示南京公务繁忙。

    等他们安顿好手头公务后再起身奔赴徐州。

    不管宋权信不信,他们都只能用这种办法拖延时间,

    与此同时。

    刘孔昭又给郑芝龙写信,让他把东林党拉下水。

    同时动用自己的关系,向内阁弹劾甚至诬陷南京的东林党人。

    面对突如其来的友军,谢三宾非常高兴。

    他立刻将被弹劾的人整理成册,让司礼监转交给崇祯。

    请这位大明皇帝定夺。

    看着手里长长的名单,崇祯问王承恩:“这些都是被弹劾的人?”

    “是,共有六十七人。”

    崇祯问:“罪名都核实过了吗?”

    “都察院正在核实,不过需要时间。长则半年,短则两三个月。”

    “那就让都察院核实吧。”崇祯放下册子,继续翻看其他奏疏。

    崇祯虽然不亲自处理朝政,但司礼监都会把处理过的奏疏誊抄一份放到乾清宫,崇祯可以随时查阅。

    大致看了一遍后,崇祯收回目光打算闭目养神。

    “皇爷,”王承恩双手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过来。

    在看清托盘上是一份奏疏后,崇祯皱眉道:“朕不是说过了吗,朕不批阅奏疏,司礼监直接批红或者退回内阁。”

    王承恩立刻下跪:“皇爷恕罪,司礼监本打算批红来着,可是奏疏的内容实在太重要,司礼监不敢私自做主。”

    “重要?”崇祯有些不信,伸手拿过奏疏翻看起来。

    看完里面的内容,崇祯觉得王承恩说的没错,这份奏疏确实很重要。

    奏疏的内容是内阁拟定的辽东巡抚人选。

    在平定辽东之後,朝廷内部便开始商议如何治理辽东。

    例如如何向辽东迁徙百姓,推广洋芋和玉米的种植,赋税徵收政策和减免措施等。

    搜书名找不到, 可以试试搜作者哦, 也许只是改名了!

    经过一系列的讨论,政策定下来,执行政策人选却成了难题。

    治理地方和行军打仗完全是两码事。

    考虑到辽东初定,而平辽大军早晚也会撤出辽东回归原籍。

    那麽新任辽东总督既要有治民之能,也要有治军之才。

    也就是说,辽东需要一位文武双全的人。

    大部分人都觉得吕大器最为合适。

    可是蒙古草原发生了一件事:西土默特部首领,顺义王俄木布病亡。

    按照规矩,俄木布的儿子博罗特应该承袭王位。

    但是西土默特内部对博罗特本人并不是很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