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1章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夫君他是个和尚》 

    堃者,坤也。地势坤,以厚德载物。

    山岳河渎,皆堃之灵。

    时值乱世,有三国鼎立,分别为堃,萧,花。

    堃国居首,君主圣明,知人善任,民富国强,文治武功齐头并进,百花齐放。

    萧国次之,然君主残暴无度,四处征伐,烧杀掳掠,诸般暴行,罄竹难书。

    一时间,烽烟四起,战鼓如雷。

    当此时,堃国老将,即君主之叔父长元展之请伐萧国,路遇埋伏,幸得人相救。

    救人者为一佛门弟子,名曰玉通。

    展之问其姓氏,答曰无姓。

    元展之当即赐姓为元,收之麾下,名曰元珩,字玉通。

    战事长久不绝,三年之间,元珩骁勇善战,渐被委以重任,带兵屡屡战退萧国敌兵,战无不胜。元展之对元珩文武智谋赞赏有嘉,信之任之,屡次上奏请封元珩。

    元珩处事稳重,虽品阶逐级攀升,却仍不骄不躁。

    一日军营之中,元展之在闲时问元珩。

    “酒肉,吃的惯了吗?”

    军营里以荤食为主,没有斋饭。元珩初入军时,吃了就吐。并非食物破烂,是他不喜荤腥。后来他才渐渐习惯,或许也不是习惯,而是渐渐逼迫自己接受了。因为行军打仗需要体能,不吃撑不下去。

    “惯了。”元珩的话总是不多。

    元珩的武器是一杆长枪,就像寺庙里练武时用的棍一样。放下长枪后他还是平静淡然的像个得道的高僧,元展之见元珩闲时总是转动着佛珠,问过后才知道他在为枪下亡魂超度,为无论敌我,死去的亡魂超度。

    问过许多次元珩为何而下山入世,他的答案总是为了天下太平。可是元展之隐隐觉得,这个出家人不仅犯了杀戒,也打了诳语。他只是为了让别人别再问下去才给出一个冠冕堂皇的答案。

    为了天下太平,是大部分男儿所有的志向。

    为了天下太平,他把自己撕裂成两半,一半是佛,一半是染血的魔。

    “可有想过娶妻生子?”元展之问。

    “不曾。”

    元珩的声音仿若从远古佛陀处传来,使人心中祥和宁静。他有一种平复人内心深处躁动的力量。并非所有人天生就喜欢杀人,背井离乡,远离家人,不过是因为战乱不得不拿起刀枪剑戟对抗敌人,以求和平。

    不喜杀人的人,在杀人后,内心总是躁动而痛苦的。元展之、包括许多其他兵将都喜欢在放下屠刀之际,与他有片刻的交谈,或者什么也不说,只是安静的坐在元珩的周围,听他念诵经文。尽管他们听不太懂,仍旧始终坚持如一。

    元展之年老体衰,风烛残年,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难免生病,一场风雪过后,元展之大病一场,其后就无法下床主事,更别说是上战场。临危之际,上书御前请封副将元珩为主将统领主军,并托付独女于元珩,遂溘然长逝。

    半年后,元珩以一己之力取敌军上将首级,携主军镇萧国,平战乱,天下始和。

    堃国将年号更名为元和,将元珩麾下军队更名为长和,长和军占全国三分之一兵权。

    后三国之间有传言说,战神元珩在一日,萧国便永不复起。也有人说,元珩心狠手辣,城府颇深,视人命如草芥。战神之名,是以人命堆积起来的。还有人说,他屡次征伐,功高盖主,居功自傲,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种种说法,不一而足。

    堃国与萧国两国土地之间,还有一小国,名为花国。

    花国不尚武,族人擅医卜,以慈济天下的理念治国。虽不尚武,但以其地势险不利入侵而得以留存。

    元和十七年春,萧国再度蠢蠢欲动侵扰花国。花国战力不足,恳请堃国派兵协助攻打萧国。遂堃国主君派元珩之子元骁携小拨军队前往。

    元骁虽然平日里英勇无畏,但第一次上战场难免忐忑。将士的生命都掌握在他的手里,生死攸关面前一切都不是儿戏。

    于是,厚着脸皮请求爹爹元珩陪同坐镇。他对一向治下甚严的爹爹说,无需费太多心力,只需在他做错事时提点一二即可。

    元珩应了,低调随军而行,除君主和要臣外无人知晓。

    半个月,在元珩并未插手的情况下,元骁协花国退了萧国敌兵。然而返回堃国的途中,长和军遇伏遭了暗算。

    花国地势奇诡,平原四季如春,再向上就是雪山连绵。

    温落从小到大都喜欢到雪山上玩。花国主君,也就是温落的爷爷在雪山的一个安全又隐秘的位置给无比宠爱的孙女做了一个坚固无比的雪洞,此处位置绝佳。温落给这座山和这个洞起名为绵绵山绵绵洞,她儿时时常会在这里一个人过家家,也会把所有珍惜的小玩意藏到这里来。花国人尽皆知,除了小公主温落和贴身保护她的随从大胖外,任何人不可以随意进出绵绵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