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达延汗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大年三十,初一两天。

    鞑靼人的军队声势浩大的进攻了大同城。

    守城官兵伤亡惨重,压力巨大。

    三边总督杨一清亲自坐镇大同指挥作战,屡次击退攻城的鞑靼人。

    杨一清久居边关,对边关形势颇为了解。

    知道鞑靼人这两年的日子也不好过,预料到鞑靼人会对大明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提前做好了应付鞑靼人的准备。

    可是没想到鞑靼人出动的人数如此之多,进攻会如此猛烈。

    连忙上奏朝廷,请求支援。

    过了几日之后,收到了朝廷的回复。

    朝廷已经派兵支援,飞球营损毁的热气球和弹药已经加紧送来,让杨一清继续坚守。

    这次面对鞑靼的入侵,多亏了杨一清提前察觉布防,飞球营也在预警和守城上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但是鞑靼人也想到了应对飞球营的办法,用巨弩射下了不少的热气球。

    朝廷补充了热气球和弹药也是应有之义。

    但是朝廷的派出的援兵却不是来大同的,而是奔辽东去的。

    这让杨一清感到十分奇怪。

    不过旨意上也给杨一清透露了朝廷的计划。

    杨一清一开始还觉得难以置信,但是随即也想通了鞑靼人的诡计。

    怪不得鞑靼人在年三十和初一猛攻了两日后,这几日鞑靼人攻城的势头减弱。

    而且大同城外的鞑靼人少了不少。

    杨一清还以为鞑靼人见大同城难以攻下,分兵去防线其他地方找漏洞。

    万万没想到鞑靼人这次居然这么阴险。

    玩了一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而且朝廷的应对颇合自己心意。

    大明面对鞑靼人的进攻一直是在被动防守。

    杨一清出任三边总督之后虽然不能解决明军被动挨打的局面,

    但是杨一清认为明军不能一味死守。

    有明一朝其实一直在修边墙,这给大明的财政造成了非常大的负担。

    杨一清认为应该夺回一些战略重地,并且在边墙外修建堡垒。

    可以理解成进攻型防守。

    但是明朝的财政一直是个大问题。

    杨一清的想法很好,但是缺乏朝廷的财政支持。

    这两年大明财政有所好转,杨一清的堡垒计划也开始试验性的实施起来。

    如果这次明军真的按计划重创鞑靼军队,那么大明至少可以保边关二十年太平,甚至攻守形式逆转。

    杨一清判断出了鞑靼的意图之后,心态上也放松了许多。

    鞑靼人应该已经把精锐调走去辽东了。

    那么,大同城外鞑靼军队的战斗力应该下降了一半。

    杨一清甚至有了主动出击,教训一下鞑靼人的冲动。

    但是这个想法只是一闪而过。

    一是怕破坏了朝廷的计划。

    二是边军孱弱的战斗力,主动出击搞不好就成了偷鸡不成蚀把米。

    其实这个时候杨一清如果主动出击,击败鞑靼人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达延汗抽调的主力比杨一清想象的还要多,在大同城外的鞑靼军有很多是老弱在凑数。

    达延汗调动部队,打着攻击大明其他防线的幌子,把主力部队撤走,换上了老弱,以达到牵制大同守军的目的。

    此时达延汗已经带着主力向辽东方向进发。

    达延汗是成吉思汗的十五世孙,拥有纯正的黄金血脉,礼法上算是蒙古帝国的第三十二位大汉。

    但是达延汗的崛起之路并不顺利。

    达延汗出生时正是蒙古最混乱的时候,自己的家族长辈在内讧中死去,母亲也改嫁,黄金家族的血脉到他这里都快断绝了。

    多亏了他的妻子帮小达延汗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达延汗的妻子是被称作蒙古第一女英雄的满都海,堪称蒙古版武则天。

    满都海是满都古勒大汗的小哈屯(哈屯相当于皇后,小哈屯相当于皇妃),她的父亲是丞相绰罗拜铁木耳。

    她嫁给大汗满都古勒大汗的时候,不过是她众多小哈屯中的一个。

    可短短十余年间,满都海不仅从众多美女中脱颖而出成为大哈屯,更用她的智慧才干掌握了汗庭相当大的权力,改变了她前辈后辈女性任人宰割的命运,成为决定蒙古历史走向的人。

    蒙古满都古勒大汗去世,本来按照惯例谁有能力夺取汗位,便可以顺理成章地收取大汗的哈屯(皇后)满都海。

    可是,彼时竟然演变成另一种形势。

    那便是满都海哈屯嫁给谁,谁就将是蒙古大汗,成为大漠草原的主宰。

    各部落首领争先恐后地向满都海求婚,三十三岁的满都海一言九鼎,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