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岳飞的仁义礼智信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岳飞的综合才能虽然超过关羽,但岳飞有两个劣势,导致他很难成为武圣:
一是岳飞出现的时间太晚,已经是南宋时期了,像姜子牙和关羽由于出现得早,到了后来都被神化了,姜子牙到明朝时被神化,而关羽从宋朝开始就被神化,岳飞出现得太晚,在时间没有优势。
二是岳飞是被朝廷定罪杀害的。
后为虽然被平反,但有一个过程,以至于让他在南宋一朝没能进入武庙。
而元朝又精简了武庙,只有十一个人,到明朝时就取消了武庙。
因此,综合各方面的原因来看,岳飞没能称为正统意义上的武圣,不由让人惋惜。
…………
大明。
朱元璋看到这里,脸色稍微有些不自然。
毕竟武庙是他废除的。
虽然他很欣赏岳飞这样的人物,但是武庙这玩意,他是不喜欢的。
华夏是一个注重礼仪传统的国家,除了敬天敬地敬祖先,对于先贤都予以了相当的尊重。
比如在孔子去世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就曲阜的孔子故居辟为收藏他生前的衣冠琴车书等的场所,派兵守卫并于一年四时祭祀。
汉高祖途经鲁地时,以太牢之礼祭祀孔子,开创帝王祭孔先河。
到了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成为正统显学,文庙自此遍地开花。
哪怕是今日,全国保存的文庙和文庙遗址数不胜数。
相比之下,武庙却稀少得多。
这不仅与武庙的历史较短,华夏民族尚文的习俗等因素有关,也与明朝两百多年废除了武庙制度息息相关。
做出这个决定的,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唐朝时,皇帝对兴周八百年的姜子牙发生了异乎寻常的兴趣。
唐肃宗追尊姜太公为武成王,并设立武成王庙,简称武庙。
很明显,唐朝当时就是希望文武兼备,将武庙的地位不断提高,达到文庙平起平坐的程度。
所以,文庙的主神是文宣王孔子,武庙的主神则是武成王姜子牙。
文庙的有亚圣孟子,武庙也设立了亚圣张良。
文庙有颜渊、闵子骞等儒家十哲,武庙也设有白起、韩信、诸葛亮等十哲。
文庙有七十二子,武庙在唐朝时先是设有六十四名将,到了宋朝时干脆增设至七十二名将为从祀。
此时,武庙也完成了如同文庙的祭祀体系,春秋仲月上戊日行祭礼。
只不过到了元朝时,武庙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大概出于维护统治的目的,元朝皇帝保留了姜子牙为祭祀主神,却将从祀名将大幅缩水,减少到了十人。
这时候,武庙就再不复当年辉煌,更不能与文庙抗衡了。
但是,武庙的消失,还是朱元璋一手促成的。
当年他定都南京后,开始修建修建历代帝王庙。
朱元璋选取了伏羲、神农、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禹、商汤、周武王、汉高祖、汉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等十六位君主入历代帝王庙。
朱元璋是个极为认真的皇帝,他还逐一过目陪祀这些君主的臣子,发现周武王的最重要谋臣姜子牙不在其中。
礼部官员表示,姜子牙已经被唐朝皇帝追尊为武成王,宋朝皇帝更是追赠为昭烈武成王,理论上历史地位和周武王是一模一样的,所以并不适合陪祀周武王。
这一下,就让朱元璋感到非常不痛快了。
他开始发火:“姜子牙功劳再大,也是周文王、周武王的臣子,怎么能封王呢?这不是君臣混乱,混淆不清吗?”
而且,他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就应该要去掉姜子牙的王号,迎回历代帝王庙,陪祀周武王!”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有实际困难。
礼部官员小心翼翼地解释:“武庙的主神就是姜子牙,他贵为武圣,请去历代帝王庙,那武庙岂不是没有主神了?”
可朱元璋可不管这些。
好像什么问题在朱元璋这里都没有障碍,他马上做出了决定:“那就废除整个武庙系统,咱的大明不需要武庙来延续国祚!”
朱元璋还认为姜子牙身为商臣,却帮助周王犯上作乱,不堪为万世表,所以更要废除他的武庙。
总之,在明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上,武庙就消失了。
武庙信仰消失了三百多年后,清朝雍正皇帝追封关羽为武圣,各地的关帝庙更为兴盛。
人们习惯性地将关帝庙成为武庙,但实际上,关羽为主神的关帝庙只有关兴与周仓从祀左右,从来没有亚圣十哲和古今七十二名将,当然无法与文庙比肩。
民国时关羽和岳飞同被尊为武圣,“关壮缪翊赞昭烈,岳武穆独炳精忠”,各地建造关岳庙,实行“关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