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第九章 寻亲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亡骨医心》 

    下山的路异常好走,后半程下起淅淅沥沥的雨,但一行人总算赶在雨势变大之前回到民宿。

    老板在店里踱步,见到几个人回来,一愣,“你们上山去了?”

    “没有,去附近的小县城逛了逛,还买了点纪念品。”凌岓反应快,回答脱口而出,见老板不信,他还从包里掏出一幅羌绣作为证据。

    “那就好,没进山就好。”老板松了口气,张罗着众人吃饭。

    一顿饭吃得索然无味,坐在饭桌上的人各有所思。加上韩谦要求提前退房又不要退费,老板一头雾水。

    “带是带出来了,我们上哪找他家属?”房间隔音一般,老郑的声音由大转小。。

    “这个我们倒是可以找人查。”韩谦打了好几个电话,应该是在给韩仲先汇报进度。

    “连名字都不知道,你怎么查?”之胖兜头泼下一盆冷水,一旁的洪钟也跟着附和。

    想起画面里那只伸出的手,之胖搓了搓脸,“那场灾难里遇难者那么多,我们上哪去查?”

    “盖子上有线索。”姜泠一直站在旁边,突然开口,她说得笃定,其他人却有些狐疑地看着她。

    “这上面好像是刻了字。”凌岓对着台灯仔仔细细把变形的杯盖转了几圈,语出惊人。

    “哪儿呢?”除了姜泠,另外几人闻言赶忙凑上去看——盖子上没掉皮的那一部分隐约能看到两个字:一个“乐”字还算清晰可辨;另一个字被抹掉了一半,另一半大约是个“不”字。

    “这孩子是不是叫什么不乐?”之胖绞尽脑汁想也想不出来这到底是什么名字,只好乱猜。

    “知道一个字也能查,先打听打听地震前一年县中学毕业班哪位老师姓汪,再去查查姓汪的老师班里有没有叫什么乐的男孩儿。”

    凌岓这边话音刚落,韩谦那头就已经开始打电话联系人了。次日,天刚蒙蒙亮,几人便按照分工启程前往各自的目的地。

    在打听消息这方面,挑夫当然是最有优势的。老郑连夜问了几个道上同仁,一大早便和之胖赶往省会,拜访那位为数不多的知晓“汪老师”下落的幸存者。

    凌岓父母的一位挚友在字迹还原的领域颇有名气,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他带着杯盖,又提着一堆礼物敲响了这位长辈的门。

    姜泠原计划是要和洪钟、韩谦两人一同回到韩家看看韩琮的情况,临到机场接了一个电话便更改了路线。

    “三天后到。”不顾韩谦的抗议,她临走时冷冷扔下一句,“韩琮不会有事,放心。”

    “言而无信,毫无医德。”韩谦在候机室对着电话评价姜泠的此种行为,一旁的洪钟几度想要开口说点什么,最后还是安安静静坐在椅子上喝水。

    黑色卡宴停在一座古香古色的四合院门前,穿着一身灰色运动服的年轻人一早站在门口等待来人。

    “姐姐,还顺利吗?”他拉开车门,轻轻扶着下车的人问。

    “嗯,顺利。”盲女跟着年轻人一同走进院内,“查到什么了?”

    “骨铃没响,派出去了三路人,回来两路,都说没发现异常。现在就等最后一路的消息了。”年轻人顺手剥开一颗荔枝味的棒棒糖塞进嘴里,“最后一路去的方向,刚好就是西南。”

    “去多久了?”姜泠从架子上取下一本书,翻到其中一页后顿住。

    “你们到湔山的当天晚上他们就到了。”回答的人坐在案几旁的软椅上,翘起二郎腿,“那也是最后一次收到他们的回信。”

    “姐姐,真的有人能借骨还生?”年轻人突然坐正,看着沉默不语的姜泠。

    “没有。”得到的回答十分笃定,“有的只是心术不正的歪门邪道。”

    “孝昌之际,乱离尤甚…”读书的人指尖从上到下在纸上移动着,“崤潼以东,有洞,洞内陈骨有千,手骨尤甚。洞内西南处有一朱色手骨,形似槭树,大如风盖,甚异。”

    “我把历代的记载都翻了一遍,这是唯一一个记载有手骨的骨洞。”年轻人站到案几的另一侧,看着那本泛黄的书说。

    “下面写了‘见人进,有异声,声如女子低泣。朱骨随之出’。”姜泠想起湔山那些哭声,继续往下读,却发现记载到此为止。

    “年纪里有,公元525年,第九代骨医谢衡亡于崤潼。”年轻人把书合上,对姜泠说,“这位谢衡被发现的时候,面色绀紫,双目圆睁,和这次那个小孩倒是有些像。”

    “溟哥,强子那边有消息了。”敲门声响起,门外的人语气焦急。

    “进来说。”年轻人重新坐回软椅,翘起腿。

    “哥,姐。”来人进门时险些摔一跤,“强子那边刚刚传来消息,七个人就剩了强子和小猛俩,我已经让人去接他们了。”

    “就剩了俩?”卫斯诚几乎要从软椅上跳起来,“什么叫就剩了俩?”

    “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