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第三十三章 祖师爷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亡骨医心》
城南何记布料庄门口,白天挂着两只发旧的红灯笼。到了晚上,红灯笼就变成了黄灯笼,两只就变成了一只。了解的人都知道,晚上的一只灯笼如果挂在右边,就代表何掌柜今夜看疑难杂症;如果这一只灯笼挂左边,就代表何掌柜今夜接的并非活人的单子。
沈家与何记来往得多,以往一入冬,沈夫人就要在何记订几匹新布料给家里人过年用。是以沈青素带着两三个家丁距离何记还有段距离时,何掌柜正嘱咐小厮换灯笼,老远就认出了沈府的车马。
“沈二小姐,这个时辰了,您怎么…”
“何掌柜,幸好您在。”来人定了定神,不等何掌柜招呼她进门,就把揣在怀里捂热的信递给他,“我爹,我爹让我把这封信交到您手上,说您看了就会明白的。”
何照渠见眼前的姑娘着急上火的样子,赶紧拆开信来看。读完信后,他把信折好塞回信封里,又拍了拍刚把灯笼挂好的小厮,“小五,把灯笼取下来吧,今晚不挂了。”
“沈二小姐且等片刻,我去去便来。”
何照渠说话算话,走进铺子里没多久就提着一个木箱子出来了。
“走吧二小姐,我跟您去趟沈府。”
车马到了沈府门口,何照渠比沈青素的动作还快,不等马车停稳便蹦下了车。
沈青素去请何照渠也不过两炷香的时间,偏偏就在这段时间里,沈夫人又呕了几次血,现下情况更差了。
“唯民兄,我来迟了!”何照渠一拱拳,只看了一眼沈夫人的样子便打开了箱子。
“贤弟可有把握?”沈唯民握着发妻无力的手,眼中既有期盼,亦有担忧。
“八九不离十。”
木箱子里放着五根白蜡烛,一面镂空雕花铜镜,一个红绳系着的金铃铛,还有一个青瓷裂纹香炉。
“唯民兄,家里人可要回避?”何照渠叮铃咣啷忙活了一阵,手托着那个青瓷香炉问。
“回避什么?”沈济一直蹲在门外,一听这话,赶紧冲进来,“什么天大的事儿到这个时候了还要让我们这些至亲回避?”
沈大人瞪了沈济一眼,缓缓道,“事到如今,也没什么好回避的。贤弟要做什么,但做无妨。”
“这个味道,是兰家那块生犀角香的味道。”
香炉中飘出细细的紫烟,姜泠很快就闻出了里面的香正是他们要找的那块。
“还真是。”凌岓也闻出了这种熟悉的味道,“看来我们离回去也不会太久了。”
五根白蜡烛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各点了一支。红线的一端系在沈夫人右手腕上,另一端则穿过铜镜上方的小孔,绑了个结。
“唯民兄,大小姐贴身的物件可还有?”
“姐姐走的时候,把所有能带走的东西都带走了;带不走的,大多都已经烧毁了,应该没有什么贴身的物件了。”沈济先父亲一步答道。
“那就不好办了。”何照渠闻言,皱起眉思索着别的方法,却被打断了思路。
“有!”沈青素突然叫了一声,“姐姐的银锁!姐姐走的时候,把她一直戴着的银锁给我了!”
说着,她将脖子上的锁摘下来递给何照渠,“何掌柜,您看这个行吗?”
“当然!若是大小姐打小就贴身戴着的,自是最上乘的!”
接过银锁的人将锁叩在红绳的最中间,看上去刚好把床上的人和铜镜连了起来。
随后,何照渠从衣袖中取出一根白色的簪子,用簪子尖锐的那头刺破了沈夫人右手中指的指尖。再将沈夫人的右手高高举起来,指尖血便顺着红绳穿过了银锁,一直漫延到了铜镜那头。
不消多时,银锁便开始晃动起来,跟着,铜镜中突然闪过许多场景,最后画面定格在沈听玉那支和亲队伍出城的当天。
“玉儿,我看见玉儿了。”沈夫人微微睁开眼,两滴浊泪顺着眼角流到耳边。
沈唯民听见声音,赶忙将妻子撑起来,以让她看到那面铜镜。
镜子里的沈听玉很漂亮——她穿着红素罗大袖段、销金长裙,头上戴着一顶蓝色的凤衔莲花珠翠团冠,两只耳边各挂着一颗白玉耳坠,一双细腕上则一只圈着雕凤金镯,另一只戴着水头极好的碧绿翡翠镯。
如果不是远嫁离朝,这身贵气打扮的人本该是高兴的。可镜中人的眼眶中常噙着泪花,每走几步就要回头看一眼来时路。
画面一闪,镜中人背后已经不再是中原景色了。风沙漫天,盖住了原本还能看出绿色的广袤草原。从前身着汉服的姑娘虽然换上了异族服饰,却仍能从面容和气质上看出她不属于这里。
三个月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对远嫁的女儿和牵挂她的人而言,三个月长于三秋;对两个国家而言,三个月不过瞬息。
镜中的画面流水般闪过,镜外人却无比煎熬地看完了和亲远嫁的“公主”是如何草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