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杀透敌营 第(2/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砸在了鬼子本就脆弱的士气上,极大地削弱了它们的战斗力。

    而我军战士,则在“绿净”系统的庇护下,安然无恙,士气高昂。

    他们透过坦克的观望设施,望着外面一片狼藉的战场,眼中闪烁着必胜的光芒。

    这一刻,他们更加坚信,正义与智慧终将战胜邪恶与疯狂。

    最终,在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战场的残酷现实面前,鬼子开始不顾一切地四散奔逃。

    倭寇入侵华夏以来,随着战事的持续,它们的士兵已经大量消耗,许多原本的位置被残次杂种所替代。

    这些鬼子的战斗意志远不如他们的前辈,一旦战事不利,它们更容易崩溃。

    战场上,我军装甲车辆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对敌人展开猛烈的攻击。

    而那些逃窜的鬼子,在我军强大的攻势下,如同惊弓之鸟,四处奔逃,溃不成军。

    在战场上,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一秒都充满了紧张与未知。

    此刻,我军的坦克群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坦克内剩余的炮弹,如同珍贵的宝藏,被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这些炮弹,是将来对抗敌人坦克和装甲车的关键。

    虽然经历了与第六师团的激战,一团的坦克兵们已经磨练出了超凡的射击技巧和默契的配合。

    每一次炮火的呼啸,都代表着对敌人无情的打击。

    然而,坦克的载弹量终究有限,携带的补给也仅够支撑一次战斗。从此,我军虽然摆脱了火力不足恐惧症,但又患上了携弹量不足恐惧症。

    早晨的补给如同及时雨,为坦克群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时,运输车辆也紧随其后,用轻武器和迫击炮清扫着溃散的敌人步兵,进一步扩大着战果。

    对于那些精神崩溃的鬼子步兵来说,轻武器的威力已经足够。

    甚至在某些时候,连轻武器都不用不到,仅仅坦克的履带碾压就足以让它们望风而逃。

    然而,在战场的另一端,炮二团却没有携弹量不足的顾虑。

    在李云龙的果断指挥下,炮二团将巨量炮弹如同暴雨般倾泻在敌人阵地上。

    他们的目标并非灭兽谷口附近的敌人,而是一团面前的敌人。这样的战术布置,既是对一团的有力支援,也是对敌人心理的沉重打击。

    第五师团的鬼子因为对灭兽谷的恐惧而犹豫不决。而我军正是利用这种心理,在敌人身后发动猛烈的攻击。

    它们越是不敢进入灭兽谷,我军就越不在灭兽谷前对它们进行打击,它们也就越会认为灭兽谷是一个陷阱。

    所以,炮二团才不会打击灭兽谷前的鬼子,而是做出一副要将它们驱赶进灭兽谷的样子,对远离灭兽谷的鬼子进行覆盖式打击。

    现在的第五师团已经不是全面抗倭刚刚开始的时候了,那个时候如果它死了两千头鬼子,马上就可以用补充兵补充完整,战斗力丝毫不受影响。

    但是现在,哪有那么多补充兵力?现在它们是死一头少一头,哪怕自己是编号前十的师团也一样!

    之前丢的两个联队,到现在也补充了半个。

    所以,它们不敢冒险,如果灭兽谷真的有埋伏,恐怕这个师团就要除名了!

    李云龙正是利用了鬼子的这种心理,唱了一出空城计。

    在《三十六计》当中的第三十二计,对空城计的阐述是: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也就是说:空虚的就让它空虚,使人更加难以揣测;在进攻和防御中运用空虚的战术来隐蔽自己的空虚,越发显得用兵出奇。

    这种战术上的巧妙运用,不仅减轻了灭兽谷的防守压力,也为后续战斗创造了有利条件。

    此时,空一团的无人轰炸机群也加入了战斗。

    它们如同天空的利剑,一次次俯冲而下,将炸弹和导弹投向敌人阵地。

    轰炸过后,空一团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继续前往东北方向娘子关一带执行轰炸任务;另一部分则协助一团进行防空。

    重装合成一团的炮兵营不再专注于和鬼子进行炮战,而是利用我军的重炮要么是履带式的、要么是轮式的,战术机动性强的特点,打几炮就换地方。

    敌人炮兵的反击都落在了原阵地上。形成了一个我军炮兵不打鬼子炮兵;鬼子炮兵也打不着我军炮兵的局面。

    但鬼子炮兵的后勤保障能力显然比不过我军,慢慢的,鬼子的大炮成了无弹可用的废铁。

    这样一来,我军炮兵基本没什么损失,取得的战果却比之前再大!

    整个战场仿佛一张巨大的棋盘,各方势力在棋盘上相互博弈、相互牵制。

    而我军正是凭借着这种精妙的战术布置和坚定的战斗意志,在战场上逐渐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