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第 37 章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被迫交换人生》
杨千愿靠在椅背上,喝了一口热茶,又把水壶里剩下的热水倒进泡面碗,用个老旧的硬本子压实。自从上次她妈妈杨心湖半夜腰受了伤后,杨千愿就搬到千湖区来照顾她了。
反正她是做自媒体的,在哪儿上班都是大差不差。有灵感时在喧嚣的菜市场也能写稿,没灵感时就算万事俱备也就差那股东风。
现在就是她的无风之时。
她盯着电脑上空白的WPS界面看了好一会,有些崩溃地弹了弹自己的脑袋:“完全想不出来啊……”
也罢!以逸待劳,休息是最好的准备工作。杨千愿决定放自己一马,她熟练地打开某站,开始在首页找自己喜欢的视频。
页面一刷新,她就看到一个id名为“小周同学”的博主几天前更新的视频。“小周同学”是一位推文up主,她脸圆圆的,眼睛圆圆的,长相和性格都是一样得讨喜,故而很有观众缘。
因为每每推文真情实感、说话有趣而收获一大众粉丝。杨千愿很早就关注了她,虽然未必看她推荐的书,但单是听她唠嗑也觉得很有意思。这一次她的视频播放量长势远超她以往的作品,不知是不是踩到了某个爆点。光看她取的视频标题就很有意思——“奶奶!您关注的作品更新啦——”
杨千愿点进去,打算用这个视频下饭,她听着“小周同学”的背景音,打开泡面碗,用筷子搅拌了一下。
然而听着听着,她就被吸引了注意力。
“小周同学”将这本书的脉络把握得很好,她讲出了故事线最抓人的精髓,但又不会让观众因为窥知了全貌就对书本身失去兴趣。
讲到故事的结局,“小周同学”眼眶微微泛红,她称这本书是她少年时代最喜欢的一本书,之所以从前一直没有拿出来讲,是因为这本书太监了。
但神奇就神奇在这里,十年之后,这本书的作者竟然神秘回归,不声不响地把坑填了。
等把故事听完后,杨千愿又随手点开评论区。
[都说主播推书一向真情实感,我今天一看这也太真情实感了吧哈哈哈给主播擦擦眼泪,憋哭了昂。]
[好!就爱完结文,让小周同学念念不忘这么久的文我得去瞅一眼!]
[听完有点想哭呜呜呜]
[听到一半发现这本书我以前看过诶!我当年蹲了很久,没想到还能等到结局!不说了朋友们我先走一步去看了]
这条评论下面盖了好多楼,大部分是在说“我好像也看过”“大数据真神奇”“有种十年书友聚会的美感”等等。
还有一条评论下面盖出的楼也很高:
[这作者是不是和她笔下的“晓星海”一样穿越到十几年后了?]
本来这可能只是一句联想,然而下面跟了个评论,说她当年看过《他是谁?》这篇文,因为很熟悉这个文风,在最近网上一个笔名为“晓星”作者的书中找到了“拂晓”的许多习惯用语,她一直强烈怀疑那是“拂晓”的马甲号。
然后就是一堆慕名去分析的跟楼。
杨千愿轻滑着鼠标,看着这个视频的热度不断上升,评论也越来越多,她退出这个界面,搜索了几个关键词,已经看到有营销号以此为话题做分析帖了。
互联网是这样神奇的一个东西,它处处留痕,有时你以为你冰至谷底,有时却突然像火焰一样,开始时只是星星之火,在无人注意之地,一点点连成一片,随后燎原。
杨千愿房间的窗户没有关严实,此刻溜进来一阵风,将她的刘海微微吹起。
起风了。
……
陈晓辰这段时间作为翻译,随行约翰内斯中国之行的工作完成得相当圆满。原本她以为自己要恶补些行业内的专业词汇,然而她大致过了一遍后,却觉得得心应手,好像已经做过许多年似的。
她这小半个月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出外勤,偶尔在公司待会,就会下楼去照顾那家咖啡馆的生意。
这家咖啡馆不知道为什么,人流量很少,大概也有陈晓辰总是很晚才光顾的原因。每回她来,沈眉就给她做一杯“彼岸”——那次陈晓辰喝完后赞不绝口。她第二天来问沈眉,这饮品取这个名字是否有什么由来,沈眉却笑了笑,问她:“你不觉得,彼岸花的花语,很适合《篝火旁的春天》里的女主角吗?”
悲伤的回忆,无望的爱情。
陈晓辰点点头,她看着沈眉似笑非笑的神情,总觉得不只是如此。
约翰内斯行程到了尾声时,他邀请陈晓辰作为他的客人去听他一位朋友的演讲,届时会有许多业内人士和记者在。演讲的主题陈晓辰很感兴趣,她欣然应允。
那幢大楼经常被用来开会展、演讲一类,有时在这还能遇到明星。陈晓辰等在走廊上的时候,就见到一群记者追着一个女人问了许多问题。
“贾小姐,你那本《牧羊女的忏悔》是以什么为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