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仙人师父初定形,生命色彩随心绘 第(3/7)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接着,两人又一头扎进了下一个关键问题里:“要是员工主动向仙人师父发问,它是该一五一十地给一堆正确答案呢,还是…”

    要判断一个人回答得对不对,得先有个参照,那就是得明确“我”是谁。要是连“我”是谁都搞不清楚,那回答问题是对是错,可就真没法说了。就好比问:“这鞋子合不合脚?”这句话,其实是问被问的人自己的感觉。所以回答的时候,得先瞅瞅这鞋子多大码,再比比自己的脚多大,要是差不多,那穿上应该挺合适。但还得看看这鞋子款式喜不喜欢,要是不喜欢,就算尺码合适,心里也会觉得“不合适”。

    所以啊,他俩讨论的仙人师父要不要给“正确答案”,其实不只是答案本身那么简单,还牵扯到得搞清楚谁是主体,谁是客体,这样才能判断答案对不对。

    如果人类有心观察数字人,其实不难发现它们与真人的区别。真人回答问题时,常常会有些小毛病,比如说话颠三倒四。比如,真人可能会说:“我刚吃过饭了,海鲜的,虾仁特好吃。”而人工智能呢,则会条理清晰地回答:“我刚刚享用了一顿美味的海鲜饭,其中的虾仁特别鲜美。”一听这话,熟悉的人马上就能判断出对面是数字人了。

    数字人还有个大问题,那就是它们没有自己的历史背景。你问问一个失忆的真人他是谁,他可能会迷茫地说:“我不记得我是谁了,我只记得从上星期三从医院醒来,医生告诉我我叫张三丰,其他的我都记不清了。”这就是真人的反应,他们会先确认自己的身份。但人工智能可没这种历史背景的认知,它们只会直截了当地告诉你:“我是某某公司的工程师创造的人工智能,他们给我起了个名字,叫小艺,你可以叫我小艺。”

    聊到这里,李一杲突然想到了“叙事自我”和“体验自我”的概念,他立刻跟王禹翔分享了这个想法。接着,他提议道:“人工智能没有‘叙事自我’,那咱们能不能给仙人师父npc打造一个‘叙事自我’的历史背景呢?然后,把它所有的对话和经历都编成一个个脚本,这个脚本,就是它的‘叙事自我’。”

    “这主意太棒了!我的天哪!大师兄,照这么搞下去,咱们干上几年,岂不是能弄出个跟真人一模一样的仙人师父来?”王禹翔眼睛一亮,兴奋地说,“仙人师父npc的历史背景脚本,就让员工们自己来设定。这样,他们会更有感觉,对自己的仙人师父npc感情也会越来越深,说不定哪天,这个虚拟的师父就真的成了他们不可或缺的伙伴,甚至变成真正的师父了呢!”

    决定给仙人师父这个npc打造一个“叙事自我”的历史背景后,回答问题的路子就清晰多了。简单来说,就是让仙人师父从“我”的角度出发,去分析事情的对错。这意味着仙人师父得有个自己的“故事身份”,这样他跟员工之间,还有跟其他公司员工的关系,就都能根据这个“故事身份”来定了。

    关系一捋顺,啥是对的,啥是错的,也就好分辨了。首先得明确仙人师父的评判标准,核心就是“在不违反公司规矩的前提下,尽全力帮徒弟提升血量!”。只要照着这个来,那就是正确的答案,有效的方法。

    至于怎么帮徒弟,那可不只是工作上的指导那么简单,连情绪上的照顾都算。李一杲甚至觉得,仙人师父跟徒弟讲讲故事、开个玩笑,哪怕带点荤味儿,也都不违背原则。毕竟,这就是个私下的聊天伙伴,没外人的时候,啥话都能敞开了说!

    正当李一杲和王禹翔讨论得热火朝天时,书房外传来了赵不琼的呼唤:“老公,吃饭啦!”李一杲连忙跟王禹翔打了个招呼,结束了视频通话,兴冲冲地跑出书房。一瞧,客厅餐桌上已经摆上了两菜一汤,赵不琼正端着两碗饭从厨房走出来。李一杲赶紧迎上去,接过一碗,在餐桌旁坐下。

    边吃着饭,李一杲边把跟王禹翔聊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赵不琼。赵不琼边听边吃,等李一杲讲完,她也已经吃完了一碗饭。放下碗筷,她沉吟片刻,脑海中浮现出李一杲描述的仙人师父的玩法,总觉得似乎少了点什么。“老公,仙人师父的性格呢?这个好像没办法拟人化吧?没有性格的拟人化仙人师父,总觉得差点意思。”

    确实,超拟人数字人在形成独特性格上是个大难题。情感识别与表达就是一大难关,更别说性格塑造了。要让数字人拥有独特性格,得设计一套稳定且一致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模式。这要求算法能在不同情境下保持性格一致,同时又能灵活应对,实在是难上加难。

    李一杲和王禹翔给仙人师父npc设计的“故事背景”里,其实已经包含了性格描述。这样,徒弟们就会默认师父就是这种性格。哪怕所有仙人师父npc的表情、语气都一样,不同徒弟听起来,也会自行脑补出师父的独特性格。这种方法虽然不太靠谱,但在现实中却挺常见。一个给人印象尖酸刻薄的人,就算用最温和的表情和语气说话,也容易被误解为话中有话。

    李一杲给赵不琼解释了一番,赵不琼听后陷入了沉思。虽然她不懂技术开发,但也明白人类觉得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