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丞相诸葛亮坚守城池。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南汉内比都城。

    诸葛亮在刘琦的灵旁守了许久。灵堂内烛光摇曳,光影在诸葛亮憔悴的脸上跳动,他的眼眶泛红,泪水在其中打转,却被他硬生生忍住。

    “陛下,还记得我们初相识时,您的壮志豪情让我佩服。您说要让百姓安居乐业,要让南汉声名远扬。可如今……”

    诸葛亮哽咽着,声音颤抖得如同风中残烛,“但我不会让您失望,哪怕拼尽最后一丝力气,也会扞卫南汉的尊严。幼主刘毅,臣也会用心教导,让他成为一代明君。”

    在诸葛亮的精心安排下,年仅十岁的刘毅登基为帝。登基大典庄重而肃穆,宫廷内钟鼓齐鸣,彩旗飘扬。

    刘毅小小的身躯被沉重的龙袍包裹着,稚嫩的脸上满是紧张与惶恐,但他的眼神中仍透着一丝倔强和决心,他紧握着拳头,仿佛在给自己鼓劲。

    诸葛亮站在一旁,目光坚定而温和,给予刘毅无声的支持与鼓励,心中却暗暗发誓,定要护这幼主周全,保南汉江山。

    南汉国内,一片紧张忙碌。朝堂上,大臣们激烈争论应对之策。以世家大族为首的一派主张求和,他们神色忧虑,

    为首的大臣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说道:“如今国内局势动荡,经济衰退,长期的战乱已让百姓疲惫不堪。若贸然开战,不仅损耗国力,更可能引发内部的混乱,危及家族的利益。我们应当以和为贵,保存实力。”

    而魏延、黄忠等将领则是主战派,魏延双目圆睁,额头上青筋暴起,大声说道:“吾等身为将士,怎能畏惧退缩!战场杀敌,保家卫国,方显男儿本色!若不战而降,有何颜面面对南汉的百姓!”他猛地一甩衣袖,显得义愤填膺。

    黄忠也拱手进言,神色严肃:“敌军虽强,但我军士气高昂,且占据地利,若精心谋划,未必不能取胜。况且,若求和,敌军未必会放过我们,届时南汉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我们应当背水一战,拼死抵抗!”

    士兵们日夜加紧操练,喊杀声震耳欲聋。他们汗水湿透衣衫,顺着脸颊不断滴落,在脚下汇成一滩水迹。但他们的眼神充满坚定和勇气,手中的长枪、大刀挥舞得呼呼生风。

    城防工事不断加固,砖石木材堆积如山,工匠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锤子敲打的声音此起彼伏,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与坚毅。

    就在众人焦虑迷茫时,诸葛亮沉思许久,缓缓起身。他的目光扫过众人,仿佛带着安定人心的力量,说道:“诸位莫急,我已有应对之策。如今敌国来势汹汹,但我们亦有优势。

    南汉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只要我们合理布防,在关键隘口设置重兵,以逸待劳。再派巧舌如簧的使者潜入敌国,离间其将领,让他们互生嫌隙,内部混乱,便能破敌。”

    众人听后,心中燃起一丝希望,目光都聚焦在诸葛亮身上,仿佛他是那黑暗中的明灯,期待他能带领南汉走出困境。

    ————————————————————————————————

    不久,吴越国的大军兵临清迈城下。孙策亲自督战,旌旗蔽日,战鼓雷鸣。只见他身披金甲,那金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胯下战马嘶鸣,四蹄不断刨地,显得焦躁不安。

    孙策威风凛凛地在阵前指挥,眼神中满是志在必得的狂妄。

    他挥舞着手中的长剑,那剑身镶嵌着宝石,剑刃锋利无比,大声吼道:“今日必破此城,南汉之地将尽归吾有!”那声音如雷贯耳,仿佛要将城墙震塌。

    城墙上,魏延、黄忠等将领神色严峻,他们头戴铁盔,盔缨随风飘动。魏延紧握着手中那杆丈八蛇矛,矛尖寒光闪闪;黄忠则手扶长刀刀柄,刀柄上的雕花已被岁月磨得光滑。

    士兵们严阵以待,他们紧握着手中的兵器,有的是长枪,有的是短剑,目光坚定地望着城外黑压压的敌军,心跳声在胸腔中急促地跳动。他们的呼吸略显急促,却依然挺直了脊梁,犹如钢铁铸就的防线。

    孙策在阵前叫骂:“速速投降,否则城破之时,鸡犬不留!”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亮,带着浓浓的威胁,震得城墙上的尘土簌簌落下,就连城墙上的军旗都在这声怒吼中瑟瑟发抖。那军旗的边缘已有些磨损,在风中猎猎作响。

    魏延怒目圆睁,大声回应:“尔等吴越鼠辈休想攻破此城!有我等在此,清迈城坚不可摧!”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和决绝,手中的长刀用力一挥,仿佛要将孙策的嚣张气焰斩断,刀尖在阳光下闪烁着寒芒。。。。。

    随着一声令下,由二十万士卒组成的吴越国军队如潮水般涌向城墙。这二十万大军中,各族越人占据多数,他们大多身着简陋的皮甲,头戴藤盔,手持弯刀或长矛。

    汉族士卒不足三万,他们装备相对精良,身着铁甲,手持长枪大戟。孙策也无奈,毕竟国中汉人百姓比较少,近些年的消耗使得汉人士卒在军中占据的份额愈发稀少。

    他们推着攻城车,车上巨大的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