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见知府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史云瑶和赵亥听了半晌之后了解了个大概,转头看向袁紫嫣,“陶大人说的话你可认吗?”

    袁紫嫣跪在屋子正中央闻言吸了吸鼻子,眼神中有些倔强,半天没说话。

    陶儒之能看出一些门道,他坐在旁边的椅子上,脸上带着温和笑意,“你也不用害怕,心里是如何想的就如何与殿下和史姑娘说就行了。”

    袁紫嫣想了片刻,“回大人们的话,明日是不是袁家铺的长辈宗族耆老都要来衙门,这件事我们好当堂对峙?”

    史云瑶摸了摸下巴笑了,“你要是不怕被浸猪笼那就不用走这个流程了。”

    袁紫嫣想了片刻低下头,声音中带着一丝低沉,“其实民女不怕死,民女家里已经没人了,父母早亡,上面都是旁支与我也不亲,没有叔伯婶娘也没有爷爷奶奶,反正如何都是自己一人。”

    “不过民女不愿意这样背着黑锅无缘无故的死了,若是殿下和史姑娘听了整件事也觉得是民女的过失,那民女愿意以死谢罪。”

    她说完给赵亥和史云瑶深深的叩首。

    两人对视了一眼,让陶大人先给她找了个屋子住下,史云瑶转而去处理公事。

    “陛下命殿下来江南九州赈灾一事想必陶大人已经接到指令了,我也就不在多说了。”史云瑶双手交叠放在膝盖上,坐姿大有一副大家闺秀的做派,“昨日匆匆到了临州还未来得及去百姓之中看看,眼下既然到了衙门,本姑娘想问问陶大人临州受灾情况如何?”

    陶大人见状立刻起身,从案上拿了几个奏折恭恭敬敬的递给史云瑶,“史姑娘您请看,这是从半月前江南封城开始下官做的一些记录。”

    史云瑶翻开奏折,这些应该是要发往朝廷的,但是当时传闻说江南九州有瘟疫,朝廷的大臣们都怕信使带着瘟疫危害聊城,所以这些奏折也就这样压下来了。

    “其实除了岳州,加上临州的其他八个城池伤亡人数都不多,今年虽然闹了旱灾,但是除了岳州,算上我们临州的八座城池其实粮食确实比去年少了但是也不至于饿殍遍地。”陶儒之斟酌着用词说道。

    他说完话抬头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史云瑶,担心对方误解自己隐瞒灾情不报又开始接着说道,“史姑娘从小娇生惯养是太师的掌上明珠,估计也没来江南吃过这种苦头,相比对江南的地况也不了解,江南九州每座城池都有河,岳州应该是九城中水最少的了,所以这次的受灾他们更严重一些。”

    史云瑶闻言颔首,“来的时候父亲大人细细叮嘱过我,所以殿下和我的第一站就是岳州,情况确实棘手一些。”

    陶儒之闻言松了一口气,“在十日前,下官还曾经派人将临州多出来的一些粮食送到岳州,虽然不多,但是好歹是一点心意。”

    史云瑶抬眸,“临州的百姓不愁粮食?”

    陶儒之笑了笑,“下官必然是先保证自己的百姓吃饱了肚子再考虑别人家的事,只不过就是低价收了百姓和乡绅手中的余粮而已,价格很低,毕竟衙门也没太多的钱。”

    他说到这里有些惭愧一笑,“说是低价收的,不如说是百姓和其他名门望族捐的,一点心意而已。”

    史云瑶笑了笑,“陶大人不必紧张,在这种关键时刻大家都在想着怎么屯粮,您心怀天下是个好事,我没有要埋怨您的意思。”

    她说道这里看向陶儒之露出一个善意的笑容,“况且我在路上也做了功课,听说临州的商贸特别发达,乡绅名门望族也多。”

    “这样的好心肠的商人多是国家之幸,这也多亏了平时陶大人教导得当。”

    陶儒之立刻给史云瑶行了一礼,“哪里哪里,临州的乡绅家财万贯的善人有很多,下官区区一介父母官哪里敢说教导,不过是向百姓宣扬宣扬咱们朝廷的施恩上下的善德,让百姓们同沐皇恩而已。”

    两人打了几番太极才进入正题,史云瑶大概问了问最开始受灾的几户人家有没有安顿好,陶儒之一一对答如流,丝毫没有慌乱的迹象。

    史云瑶手肘抵着桌子,手掌托着下巴有些感慨的说道,“看来是白跑一趟了,陶大人也没什么需要殿下和我帮助的。”

    陶儒之闻言立刻说道,“史大夫过于自谦了!下官还真一事相求!”

    史云瑶闻言眼前一亮,像是小姑娘看到了漂亮衣服的样子一般,“陶大人尽管开口,只要不违背史家家风,本姑娘都尽力帮你。”

    陶儒之啜喏了片刻说道,“下官听说朝廷给岳州减免了今年的赋税,下官……也有点想法。”

    史云瑶挑眉,还没等她说话,陶儒之便战战兢兢的贵在地上,“下官也不敢跟殿下和史姑娘说给临州减免赋税,只是说今年看在大家都受灾的份上,您看赋税能少一成吗?这样百姓们也松快一点。”

    “陶大人快请起,岳州减免赋税的事情是陛下和朝廷钦定的,临州的情况本姑娘会如实汇报给朝廷和陛下,您放心若是能帮临州争取到,本姑娘一定竭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