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诗家天子王昌龄 第(2/5)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这首诗气势磅礴,雄壮豁达,营造出一派悲凉雄壮的边塞气氛,历来被后人所推崇。

    当然这也是一首著名的骂诗,通过旁敲侧击。

    既渴望能出现如飞将军李广的名将,又暗示现在边塞将领的无能。

    更表达了万里长征人未还就是这些无能的将领造成的,骂得巧妙,也骂的狠。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除此之外,王昌龄还有另一首名篇《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好一个不破楼兰终不还,如此铿锵有力,读来荡气回肠,更是后人出征常念叨的一句诗。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当然,除了描绘边塞将士之苦外。

    王昌龄还擅长闺怨诗,以女性的口吻,诉说在长期战争下,依旧等候他们回来的妻子《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只不过在边塞,王昌龄未能如他所愿可以建功立业,反而一直不顺。

    他决定走科举之路,用自己的才能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开元十一年,王昌龄返回中原,隐居于京兆府蓝田县石门谷,准备通过科考进入仕途。

    “扶风主人十五岁就到边塞当兵,战甲连年穿在身上,随时都要准备冲锋陷阵,还很难有一顿饱餐。”

    “当时一起出征的士兵有三十万,最后只有他一人活着回到长安。”

    “回到家乡后,乡亲已经零落,而他自己也是满身战伤,处境凄凉。”

    “这引起王昌龄的反思,内心开始有些反战了。”

    “王昌龄到边塞漫游,是在找参军的机会。”

    “最后放弃,或许是两个原因。”

    “一来,当时府兵制还没有被破坏,士兵多是有背景的,他没有加入的机会。”

    “二来,他内心已经开始厌恶战争了。”

    “回到长安后,王昌龄苦读书,一举中了进士。”

    “被授予一个九品官,负责典校藏书的秘书省校书郎。”

    “这是一个闲差,最重要的是,还是京官,可以见到玄宗。”

    “但他不满足只做校书郎,于是在三十七岁时,又跑去考了博学宏词科。”

    “这是考验才学的科目,他一考就中,被授予汜水县尉的官职。”

    “依旧是九品官,不过这次晋升空间更大了。”

    “县尉职位虽然低,却是当时科举出身的仕子,最重要的晋升途径。”

    “而且,汜水在洛阳附近,离长安城也不远,是比较重要的县城,调回京城几率很高。”

    “王昌龄出身低微,但逢考必中,特别是他的诗,写得尤其好。”

    “大家公认的七绝写得好的,只有两位诗人,一位是李白,另一位就是他了。”

    “王昌龄虽然没有在长安城里做大官,但是名气却很大。”

    “因为他不仅诗写得好,也很爱结交朋友。”

    “往来者有官吏、隐者、僧道,时常一起喝酒,酬赠诗歌。”

    “他的性格很狂放,行为也很不羁。”

    “也正是因为他狂放的性格,导致他在官场中,经常得罪人。”

    “他得罪最大的人物是宰相李林甫,李林甫是皇室远方宗亲。”

    “为人狡狯,无学术,善音律,擅长耍政治手段。”

    “总想方设法讨好玄宗,是怠政后的玄宗一手提拔上来的。”

    “但任宰相后,独揽大权。”

    “因为自己没有才学,所以大力排斥打压有学之士。”

    “报复心很重,常阴谋算计,被人骂作奸相。”

    “像王昌龄这些进士出身的,尤其看不惯他。”

    “言谈之间,不屑之情,常溢于言表。”

    “当时的仕子都偏爱张九龄,张九龄有贤名,很能提拔人才。”

    “王昌龄不拘小节,在公开场合,时常贬李捧张。”

    “这些风声,很快传到了李林甫耳朵里,于是李林甫找机会把他贬到了岭南。”

    “这是他第一次被贬,直接就是远离长安,潮热多瘴毒的岭南,是唐人眼中的蛮荒之地,可见李林甫对他之恨。”

    “公元739年,四十一岁的王昌龄,动身前往岭南。”

    “走到河南伊水时,想到自己无辜被贬,前路漫长而遥远,愤而写下了《见谴至伊水》。”

    “他知道自己因什么而被贬,但他就是没想过要改变。”

    “不会因为环境,而轻易改变自己。”

    欧阳修:一片冰心在玉壶,很傻很天真的王昌龄。